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
暑假放了快兩周了,姐妹們過得還好么?
對孩子來說,放假總是快樂的,因為終于不用每天坐在教室里學習了。
但對家長來說,感受卻是五味雜陳的。
尤其是對于沒有老人幫忙的雙職工家庭來說。
孩子的每個大長假,都像一次渡劫。
更別說我們這些沒人幫忙的二胎家庭,家里每天幾乎都在上演諜中諜,劫中劫。
![]()
我看了網上一些媽媽的吐槽,感覺無比真實:
兩個孩子每天在身邊
3D
立體聲環繞“媽媽”
10
分鐘一小架,一小時一大架。
一會老大來告狀:弟弟又把我的東西弄壞了。
一會老二要評理:為什么哥哥可以,我就不可以?
每天斷100場官司的老母親,腦瓜子嗡嗡滴。
![]()
除了吵架,每天的一日三餐也讓人頭疼。
總吃外賣擔心不健康,但這大熱天兒,扎進廚房做飯簡直就是酷刑。
做得不好吃不行,不合口味還不行。
太葷了不行,太素了也不行。
每天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花樣翻新,也不是一般的費腦子。
最讓老母親頭疼的,還是手機。
很多人都說,如果不管的話,TA可能一整天都在那打游戲、刷視頻。
管了的話,就是一場戰爭,說了他又不聽,聽了他又不做。
這個假期,因為手機都能吵800架。
暑假剛放沒幾天,很多媽媽就變成了“孫悟空”,因為真的是“煩死了”。

所以,兩個月的暑假,還是要給神獸們找點事兒干。
不然,每天在家可是太費媽了。
雖然已經陪孩子過了很多個暑假,但是每年此時,對于如何安排他們,我還是有點沒頭緒。
于是,就去網上翻了翻,想看看大家今年的暑假都是怎么過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有新發現。
原來,大家過暑假的方式,已經進入Next level了。
![]()
這些中產家庭過暑假的新方式
讓人耳目一新
從去年開始,大家過暑假的方式就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以前大環境好的時候,每年暑假,朋友圈里曬的都是去歐美研學,去肯尼亞看動物大遷徙,還有去南極看企鵝或者去冰島看極光的。
![]()
但是,這兩年,消費降級以后,大家都低調了很多。
從去年開始,朋友圈里曬暑假高端游的人少了。
短途游或者周邊游的人反而變多了。
很多人都悄悄帶孩子過起了低配暑假。
而今年,我看大家談到的過暑假的方式,和以前又有一些不太一樣了。
1、把孩子送回老家,
過一個快樂的“老派”暑假
現在想想,我們小時候,過的簡直就是“神仙”暑假。
雖然不一定去什么高大上的地方,也沒什么高端的方式。
但就是很開心。
![]()
因為那時候,下樓就可以有很多小伙伴。
我們一塊跳皮筋、踢毽子、一起追跑打鬧。
玩得不亦樂乎。
老張說,他們玩得更野,還會去大山里追兔子。
去池塘里撈魚抓蝦。
![]()
想想那時候的暑假是真快樂。
但是,現在的孩子,每天被禁錮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
即使出門,也很難在小區里找到能一起玩的伙伴。
所以,現在有很多父母,開始選擇暑假的時候把孩子送回農村老家。
![]()
農村廣闊的田野就是孩子天然的游樂場。
孩子親手去菜園里摘菜,沒幾分鐘就上了餐桌。
清晨在雞鳴聲中醒來,晚上可以坐在大門口看星星。
這里沒有川流不息的車輛,孩子們叫上幾個小伙伴可以撒歡兒地跑。
沒事兒的時候,就坐在陰涼處,擼擼貓、擼擼狗。
天熱的時候,還可以在院子里肆意地玩水、和泥、打水仗。
這樣的日子,簡直不要太美。
寫到這兒,我都想找個農村,把吉米和小張也送過去待幾天。
![]()
2、請個大學生幫忙陪娃
我之前說,我給小張和吉米找過大學生當家教。
沒想到這項業務已經延伸到了暑假。
現在很多家庭,都愿意請一個大學生到家來陪娃。
![]()
包括陪孩子完成一些必要的作業,也可以帶孩子進行一些必要的娛樂。
比如玩一些益智游戲,或者下樓遛遛彎,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
這樣既解放了家長,又讓孩子有了新伙伴,簡直是暑假帶娃的“神助攻”啊。
我看在小某書上,有很多大學生發布“找暑期工”的信息。
有的自我介紹,看上去還挺像那么回事兒。
比如,有的大學生,能陪孩子打籃球、打羽毛球、還能陪孩子逛博物館。
![]()
當然,這樣的選擇也有很多因素要考慮。
比如,不能指望大學生起太早,另外,安全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
3、體育訓練師,上門陪孩子
體育生現在就業的路子也是越來越廣了。
之前看過體育生陪爬山的,現在又發現了體育訓練師是可以上門服務的。
而且服務很周到。
教練自己帶器械,無需接送。
可以帶著孩子到樓下訓練,時間還可以自由選擇。
還能定制化服務,按照自己需求選擇訓練項目。
![]()
要是家里沒人接送孩子的,這項服務倒是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不過,具體效果怎么樣,因為沒試過,所以我也不敢說。
有試過的姐妹,倒是可以說說到底好不好?
總之,就是,你會發現,現在大家過暑假的方式越來越多元。
形式也在不斷更新。
而且,不再盲目攀比,而是會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
多年老母親,過暑假越來越隨性
說完別人的暑假新方式,再說說我們家的暑假怎么過。
坦白講,我們家今年沒制定什么詳細的暑假計劃,主打一個見縫插針、隨機應變。
![]()
可能有人會說,這有點不像你啊,我認識的吉米媽,可是事事有計劃,件件有安排的哦。
確實,以前的我的確是這樣的,但現在的我,有點變了。
1、不再做詳細的計劃,只有粗略的規劃
小張剛上小學的頭兩年,我也曾立下豪心壯志。
打算好好利用暑假,來個彎道超車。
還想像人家海淀媽媽那樣,給孩子制定一個細致的時間表。
具體到幾點數學,幾點英語,幾點語文……
后來,我發現,我缺的根本不是計劃表,而是能執行計劃表的孩子。

我煞費苦心做了一堆plan,暑假結束發現只完成了一個p。
![]()
所以現在,我都不做什么計劃表了,只是大致想想暑假可能要完成的幾件事。
比如小張要去參加機器人比賽,還要適當補補數學、物理,為即將到來的初二做點準備,有空的時候去練練籃球、羽毛球,如果時間對得上,可能還會帶他們出去玩一趟。
吉米也是以運動為主,他報了籃球、擊劍、攀巖課,來回換著玩兒,
還有一些線上課,比如書法、思維、英語、編程,其他時間就是看情況,靈活機動。
2、年齡越大,越喜歡隨機應變
其實,剛放暑假的那幾天,我們已經帶著吉米出去玩了一趟。
去了每年必去的阿那亞。
![]()
這也是臨時起意的安排,因為那幾天我恰好有空,吉米恰好放假,我們一拍即合,去海邊泡池子、挖沙子吧。
這兩年,一方面是因為工作的關系,計劃總趕不上變化。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年齡到這兒了。
所以,我在生活上,給自己定的硬性指標越來越少,尤其是在暑假這種本可以松弛一點的事情上,我不再要求孩子或者自己達成什么宏大的目標。
有些小愿望、小計劃,能夠完成就已經很好了。
![]()
人生不必太執著,有時我們也需要一些放空和放下。
這樣才更輕松自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