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吳大爺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長
知識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學習思考,尋找自我。
大家好,我是滿肚子雞湯的吳大爺,一個天天在鍵盤上敲打心靈,喜歡給人講知識講故事的男人。
1989年,玉溪卷煙廠迎來了它的巔峰時刻,產量突破百萬箱,利稅超過20億元,一躍成為全國行業(yè)之首。
此時的褚時健已經(jīng)六十歲,原本可以安穩(wěn)退休,卻選擇了一條更“反人性”的道路:
把企業(yè)管理,從靠自己一個“強人”,變成靠一整套能自我運轉的“強制度”。
為什么要這樣做?
因為他看得遠。
一個企業(yè)能靠強人走幾年,但如果制度不跟上,那就是紙牌屋。
你不在那一天,所有人的士氣、效率、規(guī)范、標準,也會一夜垮掉。
所以褚時健開始了他職業(yè)生涯中最“無聲”的一次革命:把管理這件事,變得像機械一樣穩(wěn)定可靠。
![]()
一、“制度管理”不是口號,是一項超硬核的工程
很多企業(yè)喊“流程化、制度化”,但喊歸喊,執(zhí)行時大多走樣。
褚時健卻不是喊,他是那種“你看著我一條條定出來,還一條條執(zhí)行到底”的人。
他做了一件當時在國企系統(tǒng)都被認為“太極限”的事,定員定額。
什么意思?
就是把企業(yè)內部所有生產要素,人力、物料、設備、工時、能耗,全都量化、分解、分析,最終確定一個最小資源投入對應最大產出的標準模型。
比如,原來一箱煙要用50公斤煙葉,制度推行后降到47公斤,最后又降到38公斤。
每減少一公斤,就是直接利潤提升,而且是可復制的。
有意思的是,這套制度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救活”了很多“廢物”。
老舊機器原本差點被淘汰,結果在制度管理下,效率居然提升了50%。
節(jié)約,也是生產力。
這句話,在褚時健那里不是金句,而是可量化的企業(yè)實踐。
![]()
二、褚時健式激勵:罰10元可以,但一定配上獎30元
制度很冷,但人心是熱的。
褚時健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的管理哲學,是“冷制度+熱激勵”。
他不搞一刀切的懲罰,而是深諳心理學:人對損失的痛感,遠遠大于對收益的滿足。
于是他制定一條不成文的獎懲原則:
如果你因為工作失誤被罰10元,那么只要表現(xiàn)好,我會找個理由獎勵你30元。
看似簡單,其實極具管理智慧。
一方面,懲罰有力度,有威懾力;
另一方面,員工不會長期沉浸在“受罰”的羞辱感中;
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逆轉命運的機會。
這才是讓一個龐大組織長時間保持正向能量的秘密。
![]()
三、利潤領先5~10倍,靠的不是“快”,而是“穩(wěn)”
到了1993年,玉溪卷煙廠的人均利稅達到了224萬元,是同行業(yè)平均水平的5-10倍。
注意,這是“人均利稅”,不是產量。
意味著每一個人的價值輸出都遠超平均線。
這不是靠一時爆發(fā)力,而是靠長時間、穩(wěn)步的制度迭代+執(zhí)行。
褚時健不止一次強調:
“不問問成本多少,利潤多少,最后市場會把它滅掉。”
他不是反對理想主義,而是知道理想也得靠現(xiàn)金流撐著走。
他說得樸實但真實:高投入才可能有高產出。
成本控制,是質量的基礎,也是利潤的保證。
這也提醒了無數(shù)創(chuàng)業(yè)者——做企業(yè)不是靠感覺,是靠數(shù)字。
![]()
四、“品牌不是情懷,是質量的高地”
有一次,褚時健問工人:
“消費者為什么愛名牌?”
有人說廣告,有人說包裝,有人說情懷。
他搖搖頭,說:
“因為質量好。名牌,是質量高高在上。”
這是他對于品牌最本質的理解。
而玉溪卷煙廠,正是憑借著一絲不茍的質量管控、近乎偏執(zhí)的規(guī)范制度,才把自己做成了中國煙草界的“白馬股”。
當然,如今的品牌已經(jīng)遠不止于質量,加了社交屬性、場景消費、情感連接。
但如果沒有過硬的產品,品牌只是空中樓閣。
今天的消費者也許會被故事吸引一次,但他們留不留得下,還是看你真本事。
五、人事管理的關鍵:你行,你自然能帶動別人行
在玉溪廠擔任技術員的邱建康,有一句評價特別精辟:
“一個企業(yè)家要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引導自己,二是幫助他人。褚時健這兩點都做到了。”
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道破管理者的修煉本質。
你想服人,先要自己站得住腳。
你想管人,先要自己干得出來成績。
不是靠頭銜、不是靠威風,而是靠能力與堅持。
褚時健在管理中最有說服力的部分,不是訓話的氣勢,而是他自己在業(yè)務細節(jié)中也能和一線員工“對標”。
當他自己都親自扛過機器維修,連鍋爐都能帶人三天修好,那些從基層一步步上來的車間主任們,也就真正心服口服了。
![]()
六、“搞好制度管理”背后的隱性成本:自我約束與長期主義
很多企業(yè)主羨慕褚時健,但真要學他這套“制度治廠”,99%的人會打退堂鼓。
為什么?
因為制度管理看起來是讓別人規(guī)范,實際上是對自己極度的約束與自律:
l你要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數(shù)據(jù)負責;
l你要耐心地推動全員學習規(guī)范;
l你要不斷優(yōu)化細節(jié),而不是只想著“爆點”;
l你要舍得分利,而不是獨享功勞;
l更難的是,你要持之以恒,很多年不放棄。
這不是管理,這是修行。
正如他所說的,“現(xiàn)代企業(yè)擯棄強人,制度才是保證企業(yè)發(fā)展的最好武器。”
但要打造這個武器,靠的不是熱血,而是極致的理性、長期的投入與精細的算計。
![]()
結語:高投入,才有高產出;高自律,才有高自由
今天很多人講“降本增效”,但大多數(shù)是為了短期報表數(shù)字好看,砍預算、砍人工、砍福利……
褚時健不是這樣。
他理解的“成本控制”,不是砍,而是用更少的成本,做出更好的質量,用更科學的管理,讓每一個人更高效地產出。
這才是真正的經(jīng)營者思維。
無論是種橙子,還是種工廠,他的哲學都是一句話:
凡是想要結果的人,必須舍得投入。
身體也是,工作也是,事業(yè)更是。
歡迎點贊、轉發(fā)、評論。
我是吳大爺,夜風同學
愿一路陪你共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