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住建廳、文化和旅游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等部門聯合公布了第八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我縣古桑街道龍潭村桃園組、官灘鎮甘泉村甘泉成功入選。讓我們來一睹這兩個村落的別樣風采吧!
01
古桑街道龍潭村桃園組:世外桃源,山水秘境
古桑街道龍潭村桃園組,因組內原先有一處200余畝的生態桃園,解決了村內百姓的溫飽問題,故得名桃園。桃園始建于革命戰爭時期,因地處大別山余脈,木料、石料等資源豐富,加上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是個居住的好地方,不少逃荒的人便選擇此處落腳。
![]()
桃園組由東向西整體呈現“田園—村落—丘陵—山體”的區域格局。村落在空間格局上,依山地而居,呈現前田后林的空間特征,空間肌理較為清晰,建筑沿道路有機分布,林木茂盛,果樹較多,水源豐富,呈現生態聚落掩映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風貌。
![]()
近年來,龍潭村圍繞“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目標,以建設美麗桃園為抓手,大力開展公共空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打造生態宜居新桃園。如今的桃園組面貌煥然一新,村前塘口水清岸綠,景色宜人,村中綠樹環繞,整潔衛生,村民居住環境和幸福指數得到有效提升。
![]()
![]()
桃園先后榮獲“江蘇省綠化示范村”“江蘇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村)”“淮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村”“淮安市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桃園將繼續以特色產業為引擎、田園風貌為底色、古村文脈為靈魂,探索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新路徑,實現“桃紅產業興、村古鄉愁濃、人和生態美”的美好圖景。
02
官灘鎮甘泉村甘泉:一泉清冽,滋養千年
官灘鎮甘泉村甘泉位于縣政府向北約6公里,甘泉山都梁寺腳下,屬于丘陵地帶。公元前206年,項王帶兵休整于甘泉山掘得此井,井水甘甜,綿延不絕;后宋代書畫家米芾游覽此地,欣然題寫“淮南第一泉”。
![]()
![]()
因泉得名,以泉為魂。村中甘泉清冽,歷史悠久,是村莊的靈魂所在。圍繞甘泉形成的聚落格局獨特,傳統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村中有都梁寺、項王城遺址、甘泉山墓群等傳統文化遺址。泉水不僅滋養了這片土地,更孕育了獨特的泉文化與鄉土風情,泉水泡茶、泉邊閑話,皆是此地最動人的生活畫卷。
![]()
![]()
![]()
秉持“環保優先、生態立村”理念,甘泉村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對小組破舊房屋進行拆除,鋪設污水管網及收集池,新建及修復水泥路面,不斷完善村組亮化工程,優化居民庭院三區分離建設,極大提升了村民居住環境,形成自然淳樸的田園風光。
![]()
![]()
來源:淮安住建 無線淮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