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輛價格越來越便宜,馬上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了。
![]()
由此帶來的車位矛盾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搶車位亮瞎人們的雙眼。
有些搶不到車位的人們只能發揮創造性了。
于是各種本來不應該停車的地方全被停上了車。
有占用人行橫道的
![]()
有占用黃格區的
![]()
有起二排或多排停車的,這個小編是真的不贊同的,甚至說十分反對的,因為這個真的影響里面正常停車位的車主進出。人家有啥急事出不來,有些人被打電話了甚至還會不耐煩甚至不馬上出來給人家挪車!
![]()
有占用非機動車道,這一點怎么說呢,反正總騎自行車的人,對沈陽的非機動車道肯定是十分不滿意的,沒有多少專用物理隔離車道,很多自行車道要不有行人,要不被違停車輛占用了,總之在沈陽騎自行車出行真的不太友好。
![]()
停公交車站的,導致公交車無法正常進站,乘客上下車都挺麻煩。
![]()
還有停馬路中間的,導致一些大型的車輛途經這樣地方都心驚膽戰,有些公交甚至會臨時改道。
![]()
這些違停有的是車主素質不高,不喜歡停的距離自己目的地太遠,有的存在僥幸心理,覺得沒人罰,就隨便停。
但是更多的是停車位太少,或者說便宜停車位太少。像違停現象比較多的區域,比如丁香湖板塊,于洪新城板塊。都是車太多,車位太少的區域。
![]()
雖然帽子叔叔總加班加點貼條子,但是并不能從本質上解決這些違停現象嚴重區域的違停問題。
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沈陽這幾年也在做出改變。
一是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車位面向市民夜間開放共享。同時協調部分大型商業綜合體積極響應,推出夜間錯時共享停車方案。
二是部分閑置地塊改造成停車場,以緩解區域停車壓力。最近幾年沈陽部分暫時不開發或者閑置地塊都被改造成了停車位。
三是沈陽這幾年在停車位緊張的一些區域建設了立體停車場。
![]()
但是這些立體停車場因為一些問題,有一些已經拆除了。
![]()
沈陽大東區小北關街高架橋鋼結構立體停車場,建成不到三年就拆除了。
雖然每小時3元的收費標準低于周邊,但其機械存取系統平均需要5-7分鐘操作時間,且操作界面復雜,導致多數車主寧愿選擇馬路邊的地面車位。
而且停車場入口設置在高架橋下面,車輛需橫跨兩車道才能進入。“即使將車停進去之后,駕駛員從車里出來后仍需要橫穿馬路十分危險,高峰期變道極易引發擁堵,實際體驗反不如路邊即停即走方便。”
雖然做了很多,但是目前來看,那些停車難的地方依然沒有得到緩解。
大家覺得有啥方法能改善一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