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美國與以色列聯合發起代號為“午夜之錘”的軍事行動,對伊朗的關鍵核設施實施了突襲打擊。
就在投下炸彈后,美以雙方迅速宣布取得“壓倒性勝利”,甚至高調宣稱已經“斬首”伊朗高層,徹底摧毀伊朗的核能力。
![]()
然而就在美以熱烈慶祝之際,被宣稱“已陣亡”的伊朗高官——前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突然“死而復生”,還犀利喊話“游戲遠未結束”。
那么,為什么已經被宣判死亡的伊朗高官為何會“死而復生”?此舉對美以聯盟的虛假勝利又會造成怎樣的沖擊?
虛假的勝利,伊朗高官死而復生?
6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電視講話宣布一項“歷史性的軍事成功”——美國空軍動用B2轟炸機和鉆地彈,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大核設施實施了精準打擊。
以色列則公開表示配合行動,并聲稱“與美國聯合徹底摧毀了伊朗的核威脅”,以方安全內閣成員還表示,幾名伊朗高層已在打擊中“被斬首”,特別是伊朗國家安全委員會前秘書阿里·沙姆哈尼。
![]()
一時間,美以政界與媒體陷入勝利狂歡,歐洲媒體也在大肆報道這一“勝利”,特朗普在講話中夸耀稱“世界今天更加安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在國會中宣布:“我們贏了。”
但誰能想到,僅僅兩天后,這種勝利的氣氛就降至冰點,6月23日,阿里·沙姆哈尼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即便核設施受損,我們的濃縮材料、本土技術和政治意志依然完好,游戲遠未結束。”
沙姆哈尼的露面著實讓外界震驚不已,無數人紛紛震驚這位伊朗軍政體系的關鍵人物不僅安然無恙,還在國際舞臺上公開發聲,此舉無異于狠狠的在內塔尼亞胡的臉上打了一巴掌。
![]()
在外界看來“死而復生”的伊朗高官,不僅是對美以聯合情報系統的直接嘲諷,也暴露出兩國對伊朗軍政體系結構認知的嚴重不足。
美國情報機關此前信誓旦旦稱“掌握哈梅內伊藏身地點”,結果卻連一位高層顧問的生死都誤判。
而以色列方面原本指望“斬首”來重創伊朗士氣,結果卻被對方高官以實際行動當眾打臉,美國向來對自身的情報機構自信不已,結果在這次卻鬧了大笑話。
![]()
尤其是以色列,其自詡為中東情報最強國,卻在如此關鍵節點上出現重大失誤,也使其“勝利”言論迅速淪為笑柄。
慘遭打臉,中東最強情報機構淪為笑柄
面對聯合打擊,伊朗采取了武力與外交的雙重反擊,其第一步是對美以的軍事回應——導彈襲擊以色列南部城市貝爾謝巴等地,雖然刻意避開特拉維夫等戰略目標,但精準打擊仍展現出其導彈能力與戰術控制力。
隨后,伊朗在外交層面迅速出手,伊朗外交部強烈譴責美以襲擊,稱這是“赤裸裸的侵略”,并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
與此同時,伊朗議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宣布正在“評估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可行性,這一戰略要道的封鎖足以沖擊全球20%的石油運輸,對國際市場形成巨大壓力。
更深一層的是,伊朗早在美以襲擊前已將關鍵核材料、設備與技術人員轉移,留下一些空殼設施“誘敵深入”。
這一做法不僅體現了其高超的反情報能力,也令美以的所謂“摧毀”行動變成打擊“偽目標”的徒勞行為。
![]()
此次突襲行動的策劃與實施,是美以協同作戰的一次高調演示,然而正是這場協同,讓美以之間原本隱藏的分歧與短板暴露無遺。
首先是情報失準問題,美國情報部門未能提前掌握伊朗的人員調動與物資轉移,以色列則誤判關鍵人物的生死,這種情報失誤在聯合軍事行動中是致命的。
其次是戰略目標不一致。特朗普顯然意在通過空襲拉抬選情、展現強硬姿態,而以色列則更關注對伊朗核能力的實質打擊與安全威脅的根除。
但伊朗的迅速反擊和沙姆哈尼的“復出”,卻讓以色列的目標陷入尷尬,其國內原本期待“徹底打擊伊朗”的強硬派迅速轉為批評政府“草率樂觀”。
再者,以色列承受的經濟與軍事壓力遠高于美國,每日超2億美元的作戰支出,加上彈藥儲備告急,使以色列承受巨大負擔。
相比之下,美國雖高調參與打擊,但真正的地面與戰術投入卻相對有限,這種不對等的投入,加深了美以之間的實際裂痕。
![]()
伊朗保存有生力量,中東的復雜局勢還將繼續
伊朗在軍事之外,還依靠外交與國際機制一同向美以聯盟出擊,其向聯合國發起投訴,將美以行動上升至違反國際法層面。
同時強調其核活動處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之內,借助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聲明駁斥美以攻擊正當性。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貌似也有動作,盡管俄方并未直接介入,但通過與伊朗簽署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條約》與里海通道的石油出口安排,為伊朗提供了經濟支撐與國際回旋空間,這類“灰色支持”讓美以難以通過經濟封鎖迫使伊朗妥協。
![]()
同時,伊朗“深埋”核設施的設計、技術儲備的分散布局和“可快速重建能力”構成其真正的戰略后手,這些手段使得即便在遭受軍事打擊后,伊朗依然保有繼續推進核計劃的能力與談判籌碼。
美以原本期望通過一次聯合軍事行動,實現對伊朗核能力的重大削弱甚至戰略性逆轉,然而,從情報失敗、高官“復活”、核能力保留到國際社會的復雜反應,這種“勝利”比失敗還要更難以接受。
伊朗方面雖然設施部分受損,但戰略目標與國際話語權反而有所增強,而美以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利益錯位和戰術失誤,讓他們的威信跌落到了谷底。
參考資料:
1.哈梅內伊高級顧問:即便核設施被摧毀 游戲也遠未結束——央視新聞
![]()
2.特朗普公開鼓吹伊朗政權更迭——環球時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