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編號:F20241217
職場心理專刊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語小組翻譯 第1025 篇文章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明明記得領導答應過某項工作安排,可當他矢口否認時,你開始懷疑自己“記錯了”;
反復修改的方案被批評“毫無進展”,但明明上周才收到“方向正確”的反饋;
僅僅因為一次小疏忽,就被貼上“能力不足”的標簽,而其他同事的類似失誤卻無人提及……
這些自我懷疑,可能正是職場中“煤氣燈操縱”的信號。這種心理操控手段如同慢性毒藥,讓受害者逐漸失去對現實的判斷力,最終陷入“我是不是真的這么差?”的深淵。
“煤氣燈效應”最早源于1944年電影《煤氣燈下》,丈夫通過調暗煤氣燈、謊稱妻子精神異常,最終讓她徹底崩潰。
![]()
職場煤氣燈操縱(workplace gaslighting),是一種狡猾的手段,會致使其受害者質疑自己的親身經歷,懷疑自己的見解,并對自己的勝任力缺乏把握。
通常而言,人在遭遇“職場煤氣燈操縱”后,不僅會陷入內疚和悲傷,還會同時被孤立于自己的私人生活圈和職場圈。
“職場煤氣燈操縱”會泛濫在令人缺乏心理安全感的工作場所中,致使工作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輕則長期感受到心理壓力,重則想要自殺。
職場中的“煤氣燈操縱者”,可能表現出以下行為:
反駁其應允過的工作事項,或者因為你所做出的決定而責怪你——但他原本支持這項決定。
在跟你合作的過程中,擅自更改工作的完成期限,但不提前告訴你。
不公正地挑剔你的工作表現,或者否認其對你說過的話,而你對這些話仍記得清清楚楚。
![]()
有些話,是常被“煤氣燈操縱者”掛在嘴邊的。
比如,“我從沒那么說過,可能是你記錯了”,或者,“你反應過度了吧”,等等。
而他們之所以這么說,無非是想讓對方覺得,問題出在對方自己身上。
日復一日,你如果總遭遇這種操縱,就會逐漸喪失自信,質疑起自己的見解。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你將感到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工作得越來越不順心,難以忍受這種有害身心的工作環境,情緒內耗也不斷加重。
2023年,研究人員針對“職場煤氣燈操縱”進行了一項研究,并將研究結果發表在專業期刊《護理教學》(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上。其中寫道:
“在一些工作場所中,‘煤氣燈操縱’或其他不文明現象屢見不鮮。而其中的在職者,可能因此變得沉默寡言,還可能不敢坦誠表達自己的立場”。
![]()
以下5項策略,能幫助你識別、抵御“職場煤氣燈操縱”:
留好證據,以備應對
人一旦遭遇“煤氣燈操縱”,往往會難以相信自己的記憶。
你的領導有可能對你說:“我從沒那么說過”,可你記得很清楚,他對那件事說過同意。他之所以耍這種手段,就是想弄得你難以確信你對要事的印象。
你可以用以下6種辦法,將你遭遇“職場煤氣燈操縱”的經過清楚地記錄下來:
給語音對話錄音,對文字內容截圖。如果你所在地區的法律法規允許,你可以用手機對重要對話進行錄音,還可以對收到的短信、電子郵件等進行截圖。
記錄下事發的日期和時間。為了將記錄做得足夠準確,你需要養成一個習慣,即對于關鍵對話和不愉快事件,要確切記錄下它們的發生日期和發展過程中的各時間節點。

歸納對話要點。一旦開完會或討論完事情,要對其梳理要點。如果有可能,最好直接引用參與者的原話,一為確保內容明晰,二為確保在需要時有據可查。
記日記,或者錄制語音備忘錄。你可以將事情的經過寫成私人日記,或者錄制成語音備忘錄。在其中,你可以記錄下互動的詳情,包括日期、時間、在場者的所說所做。
保證現場有目擊證人。如果你所參與的會議、談話將涉及重要議題,但凡有可能,要請其他人來旁聽,以進一步確保問責制的有效實施。
用電子郵件留痕。每當重要對話結束,都要將其要點寫成電子郵件,以確保,大家在該對話中形成的共識、討論過的具體內容,都已被清清楚楚地記錄成文。
![]()
通過記錄下互動詳情,你就穩妥地將討論內容轉換成了字句清晰的留底。
由此,“煤氣燈操縱者”就更難歪曲事實了。
堅持對自己經歷的事情做詳細的記錄,將促使你清醒地著眼于事實。而你萬一遭遇“煤氣燈操縱”,這樣的記錄會成為你據理力爭時的證據。你會需要它們的——一旦你決定采取行動。
相信自己,相信直覺
對于抵御“職場煤氣燈操縱”,最有用的一個辦法,即學著相信你的直覺,并承認你所親歷的事實。“職場煤氣燈操縱”并不總那么容易看穿。
“煤氣燈操縱者”往往會采用不易覺察的手段來操縱他人,并致使被操縱者產生自我懷疑。
一項2019年的研究提及了這樣一種手段,稱作“置換”(displacing),即煤氣燈操縱者會旁敲側擊地表示,事情之所以出問題,根本是由被操縱者的個性或思路造成的,以此微妙地向這位被操縱者暗示,“是你不靠譜”,或者,“是你搞出了岔子”。
![]()
還請練習“自我確信”(self-validation),即反復告訴你自己,你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的,是合情合理的。
通過這樣做,你會對自己的獨立見解重拾信任。
你的直覺往往很準。哪怕有人處心積慮地誤導你,你的直覺會將你拉回正軌。
請定期復盤你經手過的要事。這時,要拿出任何留在你手頭上的相應記錄或反饋,將其與當前的復盤結果比對,以進一步確定,你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了如指掌的。
你不會只因為被斷言為“容易出岔子”或“不靠譜”,就真的變成這樣。
![]()
請求外援,多聽多思
“煤氣燈操縱者”往往會促使其操縱目標在當下產生被孤立的感覺。
其目的,就是要使被操縱者失去周圍人的支持,從而陷入自我懷疑和困惑。
因此,將你的想法和經歷告訴你信任的人,你就能在需要時,盡早看清真相。
這些來自旁觀者的反饋,能帶給你另外的視角,幫助你明白:
你不是在“沒事瞎琢磨”,而是遭遇了“煤氣燈操縱者”的操縱——問題不在你。
多跟支持你的人相處,你就會不斷意識到:你是值得珍視的,你已經做得夠好了,你不需要讓“煤氣燈操縱者”來認可你的價值。
![]()
你始終都值得尊重和善待。同時,如果周圍有人同樣尊重你、善待你,你將更有底氣去抵御“煤氣燈操縱”。
通過與一圈跟你互相信任的人交換看法,你將能更篤定地承認自己的親身經歷,并將獲得所需要的復原力,以抵御住“煤氣燈操縱者”的操縱,從而使其明白:你自身的價值,不是他想貶損就能貶損得了的。
嚴守界限,限制往來
如果你的領導會看扁你的業績、碾壓你的自尊,那么,你會在工作中感到心力交瘁。
可是,又未必每遇到這種情況都能一辭了之。
為了守護好你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的是:盡量減少與這位“煤氣燈操縱者”的接觸。
你要是能跟他簡潔溝通,并只談工作、不聊其它,其操縱企圖就無從下手了。
![]()
“職場煤氣燈操縱”的遭遇者,可以通過認知重建,將這段經歷看作自己人生中的挑戰,而非威脅。這樣,遭遇者就能進一步減少因這段經歷而產生的情緒困擾,從而守護好自己的情感健康。
請做出選擇:
他人如果對你做出怎樣的行為,會是你不可接受的?
請提前想好:
某人一旦越過你與其劃定的交往界限,你要如何重申這份界限呢?
比如,你可以說,“只有在你我都基于事實的前提下,我才愿意和你討論這部分內容”。如果在這番對話中,對方流露出操縱傾向,你就要保持冷靜,借故離開。
通過設定界限,你將更容易在互動中控制住局面,也將更能守護好你的心理健康。
![]()
![]()
保持鎮定,專業行事
“煤氣燈操縱者”往往會想著法地激化你的情緒,企圖以此損害你做人做事的信譽,或者使你顯得像喪失了理智一般。
然而,你如果在這時保持鎮定自若,就掃了他們的“興致”,也能防止他們沖著你的反應來倒打你一耙。
請記住:就事論事,不要陷入情緒沖突。
舉個例子:
如果“煤氣燈操縱者”指責你說,你有個重要工作沒做,你將不再陷入防御反應,而會基于事實來冷靜回應。
比如,你會說,“那項工作,我是周二完成的。后來還給你發了電子郵件,告訴你有新進展。”這樣,你就既用內容清晰的字面證據證實了你的行動,又保持了你在工作上的專業水準。
你這種講事實、有節制的反應,會讓“煤氣燈操縱者”無計可施,并使你們雙方都能基于事實而非想象來對話。
通過保持鎮定并專業行事,你就不但控制住了事態的發展,而且表明:
當“煤氣燈操縱者”對你施加操縱時,你是不容易被嚇住的。
![]()
由此,你不僅守住了你做人做事的信譽,并能保持著自尊和自信,繼續戰勝各種難應付的處境。
職場煤氣燈操縱的本質,是權力不對等下的精神暴力。
但請記住:你的感受永遠值得被尊重。
如果環境持續消耗你,離開也是一種勇敢。
正如國際知名從事脆弱與勇敢研究的心理學家布琳·布朗(Brené Brown)所說:
“脆弱不是弱點,而是勇氣的外衣。”
如果你自己或你所愛的人正在經歷嚴重心理困擾,請立即求助。求助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撥打求助熱線;
通過線上心理咨詢平臺(如心理咨詢網站、心理咨詢App等)進行圖文式求助對話;
向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治療師尋求專業幫助。
![]()
End
作者 | 馬克·特拉弗斯(Mark Travers),哲學博士,美國心理學家,擁有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學位。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進行修改和增刪。
翻譯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ChiaChia(217)
校對 |一杯咖啡英語心理編譯小組 高尚(225)
編輯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編輯 書萱
聯系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coffeepr@qq.com
再推薦你幾篇好文章
關注本公眾號,回復【會員】,加入一杯咖啡會員社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