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2年2月9日,李克農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63歲,這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將軍,沒有帶過一兵一卒,卻被周恩來夸贊為“特工之王”,毛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后就說過:“李克農、錢壯飛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們,黨許多中央領導同志,包括周恩來這些,也許都不在了。”李克農究竟有何魅力,讓兩位領導人這樣夸贊,咱們還是從他在朝鮮戰爭上的表現說起。
![]()
圖 李克農
前往朝鮮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蘇兩國冷戰,在朝鮮半島,爆發局部沖突,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積貧積弱,美國料想此次中國不會救援,但是出乎美國人的意料,中國不但出兵救援,更是前后發動五次戰役,沒有先進的武器,全憑中國人滿腔的熱血,將以美國為首,擁有現代武器裝備的聯合軍隊落打得花流水,更是讓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的麥克阿瑟將軍感嘆:“誰和中國人打戰,誰就是瘋了。”
![]()
圖 龍潭三杰
中國軍隊參加朝鮮戰爭不久,就將美國軍隊打到“三八線”,這時美國政府瞬間沒有了發動戰爭前的囂張氣焰,麥克阿瑟將軍曾經在1950年11月24日,視察美軍24步兵師的時候,在大批美國記者面前大放厥詞:“圣誕節前,這些小伙子們就回家。”這時美國人回家過圣誕的愿望泡湯了。
![]()
圖 青年時期的李克農
此時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已經有撤兵的想法,但是美國總統杜魯門不愿和談,此時美國民眾不愿意了,在美國政府門前舉行各種抗議活動,要求美國政府從朝鮮戰場撤退,同時,西歐各國剛剛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生怕美國用上核武器,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于是紛紛要求撤軍。
杜魯門在各方壓力下,只好松口,但是他又不愿主動和談,美國人向來以世界老大自居,害怕主動和談失掉面子。
![]()
圖 李克農和夫人
為此他專門召開國務會議,在會上,艾奇遜首先發言,愿意暫停進攻,和平解決爭端。他認為戰爭從開始到結束不滿十個月,美軍已經死傷將近10萬人,耗費軍費450億美元,如果繼續下去,美國的損失將會更為慘重,后果難以想象,而且,如果繼續下去,中國軍人的反抗情緒爆發,美國就會越陷越深,到時候,最大的贏家就會是蘇聯。
![]()
圖 李克農全家福
但是麥克阿瑟將軍持反對意見,他在戰場上被中國志愿軍多次打敗,心中惱怒,沒有經過杜魯門同意就擅自公開在報紙上表示,美國有強大的軍隊,如果中國繼續打下去,那美國就有可能在朝鮮半島投放核武器,殃及中國國土,但是這一做法徹底激怒杜魯門。他召開會議,與會人員一致同意撤銷麥克阿瑟的軍權,讓李奇微擔任聯合國軍司令。
之后,艾奇遜又通過各種關系暗示蘇聯,希望蘇聯能夠在中美之間調和,促成這次和談。蘇聯也不想繼續打下去,于是在1951年6月,馬利(蘇聯駐聯合國代表)公開發表演講,希望中美兩方進行和談,雙方都撤離“三八線”。
![]()
圖 李克農
毛主席知道美國的意思后,深夜,叫來周恩來等中央高層領導商談,周恩來認為,中國現在實力還很弱,無法與美國相比,現在打的幾次勝仗,完全是中國志愿軍的頑強意志。打持久戰不是長久之計,毛主席贊同周恩來的看法。
1951年6月30日,李奇微在美國政府的授意下,向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隊發出停戰協議,并決定在朝鮮的開城開展停戰談判。
在談判前,該派誰去談判,毛主席為難了,誰能堪此重任,此時毛主席想到一個人,然后,叫來了周恩來,兩人做了一個小游戲,將兩人想到的人的名字都寫在紙條上,看看都有誰,當兩人將紙條展開后,兩個人都默契地笑了,原來兩個人都寫著李克農、喬冠華,究竟李克農有何魅力,讓毛主席和周恩來兩個人同時想到。
李克農,1899年9月15日生于安徽的蕪湖,1926年李克農在著名革命家阿英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隨之,開展自己的特工生涯。
當時,在蕪湖有個叫青幫的組織,頭目名叫馬玉伯,是當地的土皇帝,在北伐戰爭的時候,暗地里與國民黨右派勾結,搗毀共產黨在蕪湖的農會,工會、黨部和群眾,還四處抓捕和迫害共產黨員。
![]()
圖 李克農和鄧穎超
為了緩和局面,組織上派遣李克農和錢杏村潛伏到馬玉伯的青幫,這是李克農第一次做臥底,但他適應良好,在青幫混的是如魚得水,很快就打入敵人內部,并順利取得國民黨反動計劃“四一八反革命事變”的消息,就是這一情報,蕪湖組織能夠順利撤離,保全了主要實力。
精心策劃的方案還沒有實施就被暴露,國民黨惱羞成怒,開始大肆追捕李克農,但是,李克農憑借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高超的偽裝技術,隨機應變的能力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順利的蒙混過關,成功甩掉敵人的追捕。
![]()
圖 葉劍英、博古、李克農
最為令人稱道的是“顧順章叛變事件”,顧順章曾是共產黨的中央特科負責人,掌握共產黨許多重要資料,這樣的人如果叛變,對共產黨的損失可想而知。
顧順章此人會表演魔術,善于偽裝,最重要的是觀察人的心理,是共產黨有名的“全能特工”,但是在漢口的一次表演中,顧順章被國民黨抓獲,可笑的是,身為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顧順章在敵人還沒有嚴刑拷打,威逼利誘前就主動投降。
![]()
圖 麥克阿瑟
同時為了表示誠心,顧順章當場就向蔣介石集團交換情報,特別提醒漢口警察局局長一定將情報交給蔣介石,不能泄露給他人,但是,事情發展得出人意料,漢口市警察局局長將情報以電報的形式形式發給中統局徐恩曾,當時,徐恩曾正在密會情人,不在局里,這封電報就到了徐恩曾的秘書錢壯飛手里,錢壯飛同時也是共產黨的特務,他將獲得的消息轉交給李克農,李克農又迅速將獲得的情報交給組織,當天夜里,周恩來、陳賡、鄧小平等人迅速撤離。
身為高級特工,背負著巨大的責任,同時也有常人想象不到的壓力,但是這些壓力他不能告訴任何人,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到底是做什么的,由于長期的高強度工作,李克農在1928年,眼睛出現問題,但是因沒有錢去醫治,一只眼睛就徹底瞎了,另一只也是在放大鏡的幫助下才能勉強看見字。
30多歲的時候李克農又不幸患上哮喘,家里人擔心他身體狀況,想勸他休息,但是當時是抗日的關鍵時期,他不愿意在這個關鍵時刻掉鏈子,堅持在隱蔽的前線工作,同時秘密監聽10多臺電臺,促成和張學良的國共合作,破獲重慶談判的陷阱。
1949年,毛主席計劃去蘇聯進行國事訪問,但是這一消息被毛人鳳利用,他聯系潛伏在東北的特務,安排他們在毛主席途徑的地方投放炸彈。為了確保計劃萬無一失,毛人鳳還專門派去北京的特務計兆祥前去指揮,但是此次計劃被李克農得知,立馬派人抓捕計兆祥,毛人鳳沒有死心,派出東北的王牌特務軍“東北技術縱隊”出馬,但是,都被李克農一舉抓獲,毛人鳳的計劃全部泡湯。
![]()
圖 李克農
就是這樣一個人,才能讓毛主席和周恩來同時信任去朝鮮戰場上去和美國談判。
1951年,毛主席將李克農叫到中南海,當李克農進門后,毛主席直接笑著說道:“我點了你的將,希望你開城坐鎮,喬冠華會和你一起去,彭德懷也會給你做后盾。”然后拍了拍他肩膀,李克農看到主席對他信任的眼光,沒有絲毫猶豫地說道:“保證完成任務。”
李克農雖然這么堅定,但是他的身體狀況卻不容樂觀,從1950年開始,李克農的哮喘病就一直發作,夜里經常需要嗎啡才能入睡,其實在毛主席找他之前,周總理就找過他,他因身體狀況推辭了,這次,毛主席又親自找他,他不得不親自出馬。看到李克農親自上陣,毛主席放心地對周恩來說:“他去吵架,我們不會吃虧,經歷過大風大浪,這點事難不倒他。”
1951年,李克農準備抵達朝鮮,因為他的身體不好,需要提前穿上棉襖,妻子擔心他的身體,勸他將棉襖戴上,但是,李克農卻拒絕了,他對妻子說道:“放心,到不了冬天,我很快就會回來。”誰知,李克農這次估計錯了,這次談判一共持續了兩年。
李克農作為這次談判的最高負責人,受到金日成的熱情招待,到達朝鮮的第二天,金日成就邀請李克農進行會面,雙方協商談判的主要內容,最后確定由人民軍作為談判主力,李克農主要負責幕后工作,喬冠華從旁協助,柴成文作為主要聯絡官。李克農被稱為李隊長,喬冠華被稱為喬指導員。
![]()
圖 青年時期李克農
談判主要分為三條線,由五個代表負責一線,分別是朝鮮人民總參謀南日成將軍、張平山、李相朝,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參謀長解方,副總司令鄭華。喬冠華和柴成文負責第二線。李克農作為中朝代表團的總指揮,負責三線。
李克農主要在工作就是將白天一線二線談判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再再制定第二天談判的主要措施方案。同時,還要將這些內容匯報給周恩來,金日成、毛主席等兩方主要領導人,然后等待毛主席做出指示,毛主席和周恩來每天都需要看李克農的電報,都養成了不看李克農的電報睡不著覺的習慣,在整個談判的過程中,毛主席給李克農發的電報長達十萬字。
![]()
圖 朝鮮談判
李克農每天晚上必須等到毛主席發出指示后才能入睡,有時候,毛主席比較忙,他就得等到凌晨。但是他的身體狀況很差,每天必須靠藥物維持,就這樣,他憑借著強大的意志力堅持完整個談判過程。
朝鮮談判
1951年7月10日,雙方商量好在開城來鳳莊展開談判,但是,美國根本沒有談判的誠意,態度十分傲慢,沒有將中朝兩方放在眼里,十分猖狂的說道:“美國的海軍和空軍擁有強大的實力,只有志愿軍以控制線為基礎向后撤兩百四十公里,讓美軍占領一萬兩千平方米的土地,雙方才可以停火。”
面對美方的張狂態度,中方代表團沒有半點退縮,鄧華態度堅決地說道:“志愿軍的陸軍比美軍有優勢,美軍應該停火向后退才對。”雙方唇槍舌戰,僵持不下,最后不歡而散。
李克農此時明白過來了,美軍其實根本不想和談,假意和談只是為了安撫美國民心,根本不在乎和談的結果。談判陷入僵局。
李克農在談判桌上刀光劍影,戰場上也是槍林彈雨。8月19日日偽韓軍的飛機進入中立區,對巡邏的志愿軍進行狂轟亂炸,姚慶祥排長當場犧牲,更瘋狂的是美軍直接掃射談判的地方鳳莊,此時美軍的目的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隨后,美軍展開夏季攻勢,美軍的代表團猖狂的說道:“誰的機關槍和大炮厲害,誰才更有話語權。”
夏季攻勢結束后,美軍雖然取得勝利,但是只獲得一百七十九平方千米的領土,損傷將近八萬美韓軍,聯合軍的指揮官李奇微不得不重新展開談判。
![]()
圖 李克農在延安
10月25日,已經停止六十多天的中美談判又重新開啟,這一次將地點安排在板門店,李克農繼續擔任總負責人,此時美軍已經同意停戰,但是如何安排戰俘問題雙方又開始僵持。這個問題雙方就談判了一年多。
美國為了獲得更多的話語權,不斷拖延時間,為了應對美軍,李克農只好親自在會場外搭建帳篷,以便更好地了解整個談判過程。
第一次談判的時候,雙方都不說話,等待對方先說,整個會場氣氛十分壓抑,安靜得連根針落下的聲音都能聽見,這個時候,就是考驗人心理素質的時候,看誰先沉不住氣,誰先說話,就意味著這次談判就已經輸了一半。
李克農坐在會場外的帳篷里,沒能第一時間了解到現場的狀況,心急如焚,焦急地在帳篷里走來走去。
![]()
圖 朝鮮談判
此時中方代表團由于缺乏談判經驗,已經快沉不住氣了,柴成文悄悄離開座位,走到會場外的帳篷里,向李克農商量對策。李克農看見柴成文出來,心里很疑惑,聽到柴成文對會場的描述,李克農皺起了眉頭。他沒有立即說話,停下腳步開始思考對策,隨后,他就在紙上寫了三個大字“坐下去”,李克農知道一旦中方先開口,必定會被美方牽著鼻子走,落入敵人的陷阱,如此談判結果會對中方十分不利。
![]()
圖 朝鮮談判
柴成文拿到紙條回到會場,將紙條悄悄傳給會場上的所有代表,看到紙條后,中方代表重新調整心態,從容不迫地坐在會場上,美軍開始坐不住了,從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到后來實在受不住,起身宣布休會,這場會議雙方“靜坐”將近一百三十分鐘。
這場會議結束,李克農已經基本了解美方的心態,其實美軍已經有和談的心,但是礙于面子不愿意放下架子,李克農立刻將情況匯報給毛主席,毛主席回道:“不怕托,我們已經脫了很長時間了,我們要耐住性子,敵人就黔驢技窮了。”
李克農每天都要收到從北京來的很多電報,這天,李克農收到一份特殊的電報,上面只有七個字,但是這七個字對李克農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家父病逝,望節哀”,一下喜怒不形于色的李克農,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心情,當場哭起來,但是談判已經進行到關鍵時刻,他不能回去給父親奔喪,只能將電報悄悄地收起來,夜深人靜的時候,朝著北京的方向重重地磕了是三個響頭。
不久,朝鮮的冬天來了,李克農的身體更加堅持不住,甚至有一次在會場上心臟病發作,倒在會場上,經過緊急搶救才脫離危險,中央為了照顧李克農的身體,讓他好好休息,派外交部副部長伍修權接替他的工作,但是,被李克農拒絕了:“我已經摸清了美軍的談判規律,如果中途換人,對大局不利。”
經過艱難的談判,李克農克服不適的身體,終于在1953年6月8日,歷經兩年零十天的談判終于結束。1955年,李克農被授予上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