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4日晚,2025 年建筑界最高榮譽獎普利茲克建筑獎授予劉家琨(Liu Jiakun)。這位來自中國成都籍的建筑師是該獎項第54位獲得者,也是繼2012年王澍獲獎后,中國建筑師時隔13年再次摘得這一“建筑界諾貝爾獎”,標志著中國建筑實踐在國際舞臺上的又一次突破。
![]()
劉家琨的建筑生涯跨越四十余年,完成三十余個項目,涵蓋文化場館、城市公共空間、商業綜合體及歷史改造等領域。他秉承建筑環境的超越性力量,通過文化、歷史、情感和社會等各維度的協調,以建筑凝聚社區,激發人文關懷,并升華人類精神。
2025 年度普利茲克建筑獎評委會表示,“劉家琨立足當下,因地制宜地對其進行處理,甚至為我們呈現出一個全新的日常生活場景。除了知識和技術之外,他為建筑師的工具箱增添的最強大的工具是常識和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劉家琨還參與設計二郎鎮天寶洞區域改造項目和水井街酒坊遺址博物館?項目,這兩個項目廣受贊譽,已成為酒業經典的建筑案例。
二郎鎮天寶洞區域改造項目 地址:瀘州,中國;年份:2021 年
項目用地位于瀘州市古藺縣二郎鎮的赤水河畔,天寶峰下的峭壁中段。峭壁上儲藏郎酒的天寶洞、地寶洞以及人和洞,是全球最大的天然藏酒洞群。
整體設計結合既有場地,采用文學敘事的組織方式,將散落山間的建筑單體連點成線,形成連續的空間劇情;游覽線路注重節奏安排,使游客獲得豐富的參觀體驗。
![]()
為了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環境,避免出現突兀的大體量,設計將建筑分為砌筑和架構兩個系統。砌筑部分為建筑基座,以地景化的方式緊密嵌入場地,作為山體的延續;架構部分位于基座之上,輕盈飛揚,既具東方傳統意蘊,又極為現代。砌筑部分的厚重對應著釀酒原料取自于大地,架構部分的輕盈則呼應了品酒后的神采,將兩種質感與情態并置,相互襯托激發,在山地環境中富有張力,并交織出兩種性格。
![]()
水井街酒坊遺址博物館? 地址:成都,中國;年份:2013 年
![]()
水井坊遺址位于成都市水井坊歷史文化街區內,基地周圍為保留民居(后周邊民居被逐步拆除,擬仿造翻建)。基地內有古井、門樓、民國時期木屋架釀酒生產車間、元代酒窖遺址等文物古跡。水井坊遺址博物館屬于酒類主題博物館,主要功能是展示水井坊的悠久歷史和珍貴出土文物,保護與傳承傳統工業文明遺產。
水井坊遺址博物館既展示了成都平原傳統酒文化,又提升了整個水井坊片區的社區文化氛圍。建筑整體以民居建筑尺度為基礎,采用聚合的小體量,縫合相鄰歷史街區肌理。設計師以錯動的手法柔化建筑邊界,使之與保護區肌理平滑過渡,融為一體。屋頂以周邊民居重疊往復的屋頂為原型,進行變形錯動,以連續折線的坡屋頂,形成與民居肌理一致的屋頂景觀,使建筑融入水井坊歷史文化街區。新建博物館以“襯托”為原則,新建部分與老作坊之間的保護帶,形成與老民居片區相似縱橫街巷,以“合抱”的姿態對遺址展示區進行保護。新建建筑以單一的材料弱化立面表現性,達到襯托文物本體(原有廠房及遺址)的目的。
![]()
在劉家琨看來,建筑不僅僅是功能性的空間構造,更是文化、情感與環境的融合體現。這種理念貫穿于設計的酒業項目中,使他的作品深深扎根于對現實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中國多元傳統歷史和豐富內部多樣性的尊重,既具有時代感,又不失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
在全球建筑界,普利茲克獎一直被視為 “建筑界的諾貝爾獎”,其權威性和影響力不言而喻。劉家琨的獲獎,標志著中國建筑師在國際舞臺上獲得了更高的認可,也為中國建筑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他的成功,激勵著更多的中國建筑師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為酒業建筑、中國建筑乃至世界建筑的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