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證監會批準其4.39億元IPO申請后,廣東新亞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亞電纜")正面臨外界的嚴格審視。據時間財經對其招股說明書的深入分析顯示,這家“中國線纜百強企業”存在多項值得關注的問題。
新亞電纜是一家專業從事電線電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電力電纜、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及架空導線等。據招股書介紹,新亞電纜連續多年入圍《中國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評測榜單,其中2024年再次被評為“中國線纜產業最具競爭力企業100強”,公司品牌“新亞SHINE”在2009年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是電線電纜行業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代表性企業。
新亞電纜的深市主板IPO于?2023年3月29日?獲得受理,IPO注冊申請于?2025年1月9日?注冊生效,并于?2025年1月10日?獲得證監會的正式批復?,歷時約1年10個月?。
此次IPO,新亞電纜欲募資4.39億元,分別用于電線電纜智能制造項目、研發試驗中心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補充流動資金欲投入1億元。
營收與凈利、現金異常波動
新亞電纜的財務報表呈現出令人費解的怪象:在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8.05%,扣非歸母凈利潤更是暴跌37.88%。
據招股說明書,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新亞電纜的營業總收入分別達到28.93億元、27.63億元、30.13億元和11.77億元,其中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同比變動了-4.50%、9.03%和-18.0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96億元、1.07億元、1.63億元和0.52億元,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同比變動了11.56%、51.75%和-37.88%。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新亞電纜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起伏不定。2021年,公司營收達28.92億元,較之前有所攀升,可凈利潤卻從2020年的1.10億元滑落至0.96億元,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怪象;2022年,公司營收小幅回調至27.63億元,利潤反倒逆勢上揚至1.11億元。
![]()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并且,新亞電纜營收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匹配現象。
如2021年,新亞電纜營收與當年應收賬款余額增加額之和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之間存在約2億余元的差異,占披露現金收入的7.21%;2022年這一差異更是達到了7.66億元,占披露現金收入的25.20%。
毛利率、研發投入持續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的毛利率持續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024年上半年,新亞電纜的毛利率僅為9.96%,遠低于同行業14.82%的平均水平。這一數據引發了市場對其經營效率的擔憂。
2021年至2023年,與新亞電纜同行業可比的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15.25%、15.81%、15.52%。而新亞電纜在同期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9.21%、9.85%、11.74%,明顯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
步入2024年后,新亞電纜的經營狀況和毛利率水平仍未出現好轉。2024年上半年,新亞電纜的綜合毛利率為9.96%,依然低于電氣部件與設備行業的平均水平?。
當下,在電線電纜行業技術更新迅速的背景下,研發能力的不足可能使公司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而新亞電纜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用于建設研發實驗中心,但其過去三年的研發投入遠不及此規模,這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募資用途的質疑。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新亞電纜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較低,僅0.17%、0.28%、0.35%、0.43%,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3%左右。
借款與分紅引質疑
時間財經還注意到,新亞電纜一系列資金操作引人質疑。
2020年年初,新亞電纜從關聯方借入2.223億元,年底前全數償還。然而在同年7月,公司向股東派發1億元現金股利,隨后又在IPO中計劃募集1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2020年初,新亞電纜向關聯方陳恩、陳文桂和黃春桃(陳家錦的母親)借入資金余額分別為6392萬元、7692萬元、8146萬元。合計金額為2.223億元。這筆借款在當年年底已全部還清,但同年7月,公司卻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1億元,緊接著在IPO中計劃使用募集資金中的1億元來補充流動資金,這種自相矛盾的操作引發了深交所的關注和市場的質疑。
深交所也要求公司對這般操作的合理性與必要性給出解釋。新亞電纜對此解釋稱,公司向關聯方借款是為滿足經營資金周轉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新亞電纜呈現出典型的家族企業特征。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家錦、陳志輝、陳強和陳偉杰四人為堂兄弟關系,與他們的姑姑陳少英、陳新妹、陳金英三人合計持有公司99.72%的股份,近乎絕對控股。
此外,2020年10月,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姑姑陳少英、陳新妹、陳金英以1元/注冊資本的低價認繳公司新增注冊資本,而公允價格高達4.47元/股出資額,且三人既不是戰略投資者,也未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公司卻稱此次增資構成股權激勵,如此高額的股權支付,這背后的決策邏輯實在耐人尋味。
對于上述相關問題,時間財經記者聯系新亞電纜公司方面,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來源:時間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