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一小區業主開車進小區時,與路邊的一個攤販發生了沖突。一氣之下,業主大罵:“外地人滾出蘇州!”沒想到,這一句話讓業主攤上了大事。
![]()
9月28日,江蘇蘇州一個小區門口,小攤販們像往常一樣,在路邊擺開了攤位,各種商品琳瑯滿目。
一個本地業主開著車緩緩駛向小區入口。他的車在一個攤販的攤位前被迫減速,因為攤位稍稍占了一點路。
車主皺起眉頭,搖下車窗,沖著攤販大聲喊道:“喂,你把東西挪開,擋著我的路了!”
攤販是個外地人,他抬起頭,看著車主,臉上帶著歉意說:“大哥,稍微等會兒,別的車能過的,我這東西多,不太好挪。”
車主不耐煩地哼了一聲,提高了音量:“你快點,我要回家,你這些東西就不應該擺在這兒。”
攤販也有些無奈,他站起身來,攤開雙手說:“這小區門口人多,大哥您體諒一下。”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吵起來。車主的聲音越來越大,周圍的人開始圍過來觀看。
車主突然滿臉漲紅,情緒激動之下,口不擇言地大罵:“外地人在蘇州討飯,都是垃圾,滾出蘇州!”
他的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千層浪。周圍的外地人聽到這話,臉上都露出憤怒的神色。
周圍那些外地人聽到業主如此帶有歧視性的話語,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
其中有一個年輕人,他緊握著拳頭,眼睛里燃燒著怒火,快步走到業主的車前。
他瞪著車主大聲質問:“你怎么能這么說話?我們外地人在蘇州努力工作,為這個城市做貢獻,你憑什么這么侮辱人?”
其他的圍觀的人也紛紛響應,大家圍攏過來,將車主的車堵得水泄不通。
![]()
車主看到這個陣仗,心中有些害怕,但他仍然嘴硬地反駁:“我說的是事實,都是你們這些外地人把這里搞得亂糟糟的。”
他的話剛說完,周圍就響起一片憤怒的噓聲。
有人大聲說:“沒有我們外地人,蘇州能有現在這么繁華嗎?你這是忘本!”
車主的臉色變得煞白,他坐在車里,眼神中開始流露出一絲慌張。
他想開車離開,可是周圍的人圍得緊緊的,他根本無法挪動車子。
這時候,人群中的吵鬧聲吸引了更多的人過來。
大家都對車主的言行表示憤慨,要求他向大家道歉。
車主坐在車里,額頭上冒出了汗珠,他的嘴唇微微顫抖,卻仍然不肯低頭認錯。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的時候,有人撥打了報警電話。
很快,警察趕到了現場。警察們分開人群,走到車邊查看情況。
一個警察了解完事情的經過后,表情嚴肅地對車主說:“你這樣的言行是不對的,不管有什么矛盾,都不應該使用歧視性的語言。”
車主在警察的教育下,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慢慢地打開車門,走下車來,低著頭對周圍的人說:“對不起,我剛剛太沖動了,我不該說那些話,請大家原諒我。”
周圍的人看到他認錯,情緒也逐漸緩和下來。
警察又轉身面向圍堵的群眾:“大家的心情我們理解,但是這樣圍堵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咱們生活在一個城市,就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
隨后,攤販們主動把攤位往旁邊挪了挪,讓出了道路。
車主在警察的護送下,緩緩地把車開進了小區。
人群也漸漸散去,小區門口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與和諧。
![]()
“外地人滾出蘇州”,這句話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子,割裂了社區的和諧,激起了公憤。
不僅傷害了在場的外地攤販和其他居民的感情,也暴露出一些人內心深處的偏見和不寬容。
外地人和本地人一樣,都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員,他們為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正如警察在現場所說,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是社區和諧的基礎。
信息來源:極目新聞 2024年9月30日 蘇州一小區業主與門口攤販發生口角被圍?官方:多部門已妥善處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