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區小隊大戰敵人騎兵
在抗戰時期,由于我們的游擊隊善于機動作戰,而且一般都是輕裝,所以在和敵人遭遇以后往往可以迅速轉移,而帶著大量負重的敵人卻追不上我們。
![]()
不過這日偽軍也不是傻瓜,在多次吃虧以后,他們就組建了以騎兵和自行車兵為主的快速機動部隊,試圖用馬匹和車輛彌補自身機動性的不足。不過即使是這樣,我們的游擊隊員也和敵人斗智斗勇,多次擊敗敵人的快速部隊。其中武強縣第一區小隊大戰敵人騎兵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戰例。
一、區小隊遭遇敵人大隊
這個武強縣大隊的第一區小隊,是在1942年五一大掃蕩期間受到嚴重損失,后來又恢復起來的隊伍。其核心力量是經過大掃蕩后堅持下來的精銳老兵,又補充了很多和日寇有血仇的青壯年,部隊的士氣旺盛,整體的戰斗力很強。
![]()
他們在重建之后,曾經多次伏擊敵人,不僅積累了豐富戰斗經驗,同時也磨煉了斗爭意志,成為了一支敵后戰場非常活躍的游擊力量。而他們的頻繁活動,也引起了敵人的注意。日偽軍為此專門建立了一支快速部隊,平時頻繁的下鄉掃蕩,試圖捕捉到我游擊隊主力。
在1943年的3月2日,第一區小隊兩個班的16名戰士,由隊長竇戰一、指導員李秋月帶領完成襲擊任務后,晚上住在了南谷莊。但是就在這一天,恰巧有饒陽、安平、深縣的300多日偽軍下鄉掃蕩。這些敵人除了200多個帶著重機槍迫擊炮的步兵,還有80多名快速部隊的成員。他們乘著40多匹馬,騎著30多輛自行車,從武強縣城方向的大路出發,直奔區小隊的駐地南谷莊而來。
![]()
當時指揮戰斗的,主要有隊長竇占一、指導員李秋月,還有張國均、吳某某兩位班長。看到敵人勢大,他們當即決定從西北方向突圍,向著深縣境內轉移。不過這時候天已大亮,初春的冀中大地又無遮無攔,地里連個莊稼都沒有,當隊伍撤退到村西北的墳地之時,立刻就被敵人發現了。
二、游擊隊分成四組阻擊敵人騎兵
![]()
而發現我軍之后,鬼子的指揮官就立刻一聲令下,敵人的馬隊和自行車隊直追而來。同時大隊的鬼子步兵,則沿著大路合圍了過來。我們的戰士們則是避開了道路,專門去走田間的野地。這些地里的土質非常松軟,日軍的自行車兵騎了不一會兒,車胎就陷進了泥地里,再也沒法追了。而敵人的步兵大隊,則因為負重太多,被遠遠甩在了后面。所以這時候我們的身后,就只剩下了40多個敵人的騎兵還在追逐了。
在此情況下,我們的竇占一隊長非常機智,他把隊伍分成四組,每組人員半個班,分別由四名指揮員指揮,輪流留下來掩護。當前方的三個組跑出幾百米之后,立刻再有一組留下來,掩護最后一組撤退。
![]()
而對面的這些敵人騎兵,明顯的也不是什么日軍精銳,他們大多數是偽軍,不具備馬上騎射的能力,遇到威脅時只能下馬步戰,其實只是會騎馬的步兵——俗稱“龍騎兵”而已。而這樣的技戰術水平,在面對著我們的分組阻擊戰術時,這敵人騎兵就非常尷尬了。當他們上馬追擊的時候,游擊隊員就向馬隊射擊,逼得敵人不得不下馬還擊。而游擊隊員們就抓住這個時機,立刻快速撤退,把敵人耍得團團轉。
![]()
如此邊打邊撤,雙方糾纏了十幾里地。當撤到深縣劉莊的時候,班長張國均就帶著四個戰士,在一個老百姓的菜園里埋伏了下來。這里不像外面的田野,有尺來高的蔬菜掩護,從遠處無法發現異常。
而這些敵人被我們的反復撤退騷擾,也弄得煩躁無比。在他們眼里我們只敢逃跑,因此非常的疏忽大意,壓根沒有發現菜地里的我們,騎著馬快速接近了。
等敵人來到距離百十步左右的時候,張班長立刻帶領戰士們排槍齊發,其中一槍打死了敵人的一個騎兵,另一槍又打死了一匹馬。受到損失的敵人立刻如同那受了驚的鳥群,紛紛撥馬四散奔逃,然后到了遠處再甩蹬下馬,端著槍向著菜園一點點合圍上來。而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張班長已經帶著戰士們撤退,早就跑出二里地了。
三、精準巧妙的多次伏擊戰
![]()
惱羞成怒的敵人發現之后,則是立刻回頭找到馬匹,上馬追擊而來。這時候的他們全都狂怒無比,面對著張班長他們撤退的背影,全力地打馬狂奔。但是就在敵人全力追逐的時候,我們的吳班長又領著半個班,在旁邊道溝里埋伏了起來。于是不出意外的,又是一陣的排槍齊射過后,敵人的一匹馬立即又應聲倒下。而這些囂張的敵人騎兵,則就像是遭到了當頭一棒,立刻撥馬四散而逃,好長時間后才重新整隊追了上來。
就這樣我們組成了四支隊伍,輪番掩護撤退并且不斷進行伏擊。當敵人騎兵上馬的時候,區小隊立刻抬槍就打,而敵人下馬圍上來的時候,區小隊則是二話不說轉頭就走,把敵人打得是苦不堪言。而在其中一次的伏擊戰之中,我們還繳獲了敵人的三匹無主戰馬。如此一來,我們的戰士更是如虎添翼,其中的一組戰士翻身上馬,直接轉職成了騎兵,和敵人在曠野中展開了騎兵追逐戰,不久之后就跑得沒了蹤影。
![]()
而后方的敵人大隊,由于負重太多壓根跟不上,只能跟著槍響的方向狂奔,每次都是氣喘吁吁的到了地方卻一無所獲,只能無奈得接著跑。在整個戰斗過程中,這200多敵人是全程參與,但是全程都在打醬油,除了憤怒地打些空槍空炮進行“伴奏”之外,沒有起到任何用處。
這次戰斗持續了4個多小時,我們的戰士先后走了30多里路,最后終于擺脫了敵人。此戰共打死敵人騎兵7人,打傷敵人騎兵5人,繳獲戰馬三匹。我們則只有小隊指導員李秋月手腕上被敵人流彈擦過,受了一點輕傷,其他無一傷亡,打了一場與敵人兵力比例為1:20的勝利遭遇戰。
四、戰后的損失
![]()
但是當時敵后戰場的殘酷,也是后人難以想象的。在這次遭遇戰之后,竇占一隊長和戰士們分散轉移,還是分成了四組到各個村子里分散隱蔽了起來。而遭受了打擊的敵人則惱羞成怒,在沿途村子里瘋狂燒殺搶掠,誓要搜出這些八路來。
到了3月3號的晚上,竇占一隊長帶著三名游擊隊員,轉移到了前西代村,住在了堡壘戶溫三郁家里。到了黎明的時候,村子被大股敵人包圍。眼看著日偽軍挨家挨戶搜查了過來,竇隊長就和游擊隊員們鉆進了地道。
![]()
當時剛剛13歲的溫三郁,為了掩護住在他家里的竇占一隊長等4名游擊隊員,和母親一起遭到了敵人的毒打。漢奸偽軍挺著血淋淋的刺刀,刺一刀問一句,一連向他刺了四刀,溫三郁全身鮮血直流,但是仍然只有三個字:“不知道”。
惱羞成怒的鬼子軍官拔出戰刀,向著溫三郁頭上狠命砍去。溫三郁拼命躲避,并且勇敢地舉起雙手進行抵擋。結果他的左手被鬼子砍去了三個手指,右手被砍去了兩個手指,鮮血淋漓的小三郁忍不住疼痛,最終便昏死過去!
![]()
見此情景,竇占一隊長再也忍耐不住,他率領著三名隊員沖出地道,當場擊斃了在場的兩個日軍和三個偽軍,然后邊打邊向院外沖去。但是與此同時,槍聲也引來了敵人的大部隊,區小隊的戰士們大部分在沖擊的路上陣亡。竇占一隊長最后沖到了大街上,受傷后伏在街上的一個井臺邊,和日偽軍展開了激烈的對射!
最終由于寡不敵眾,竇占一隊長身負重傷。在子彈打光后,竇隊長把手槍扔到了井里,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犧牲在了井臺上。而趁著敵人圍追堵截八路軍的時候,村民們不畏生死,將身受重傷的溫家人轉移了出去。區小隊的戰士們最終用全部犧牲的代價,轉移了鬼子的注意力,保住了溫三郁和家人的性命。
![]()
軍愛民、民擁軍。八路軍戰士愿意用犧牲來換取老百姓的生命,老百姓也愿意拼死掩護八路軍,這就是抗戰時期的根據地軍民魚水情。到了1944年,冀中八分區授予溫三郁“氣節模范”的光榮稱號,晉察冀邊區還獎給溫三郁“中華民族氣節模范”銀質紀念章一枚。建國以后,溫三郁長期在蘭州化工廠工作。2018年10月29日,這位英雄在蘭州去世,享年88歲。
照片右側為小英雄溫三郁。
致敬英雄,治史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