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王宣淇
(作者系南京大學藝術學碩士,作家、詩人)
![]()
舞臺劇《鱷魚》將異化的人性,以鱷魚的形象進行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將人們熟悉的莫言小說幻化成舞臺形式,文字放入劇場的熔爐,讀者變成劇場的一部分。這是莫言老師在小說之外的又一次邀請,一段通往幽暗的路程。
![]()
演出時長近三個半小時,看似老生常談的反腐題材,在莫言筆下,有了不一樣的角度:罪惡是外化的鱷魚,罪惡需要我們帶入人物內心去體會。
莫言的荒誕、幽默、自嘲以及與鱷魚的大段莎士比亞式對話……不僅在戲劇性中完成現實批判,也產生了表達上的詩性,展現了戲劇本身強大的內容——既有生活、人性的本質又有魔幻的意象和寓意,對于導演和演員都是挑戰。這是莫言老師的文學成就與央華戲劇的雙向奔赴。
![]()
人物生活與劇情,發生于規定場景——單無憚的大別墅。
舞臺陳設極簡有質感,沙發、落地窗、魚缸、樓梯、陽臺……形成三種不同形態的對立,閉環著人物的命運。單無憚的主場在客廳,他是這個家的大腦,財富的核心。他的學識、閱歷也像極了客廳的功能,人前詩句、哲學、文化抒發自如,獨處時客廳是自嘲、自嘆的舞臺。
![]()
瘦馬的樓梯,猶如鳥籠,她的粉色秋千架意象多重,既飄搖著作為情人的身份焦慮,也有人性下滑的象征和飛出牢籠的渴望。比起單無憚的浸沒,她的不甘心有血有淚,她失去三個孩子的傷痛具體而本能,她的神經質與脆弱,沒有引起單無憚的愛與責任,成了單無憚錢權得意時的紀念品。每個人出場的位置,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角度,穩定著人物的設定。
劇情以單無憚的生日為時間軸。所處環境限制了他的社交與生活,魚缸是鱷魚的房子,單無憚的房子就是他的魚缸。脫離了社會這個大海洋,生命沒有了創造性,每個人都混入泥潭,也成為對方的泥潭,陷入自我對話、不甘和表演,直至癲狂。
![]()
“老爺、夫人、瘦馬、少爺……”這種舊時代的稱呼令人不適,“別叫我老爺”“習慣了”這樣的臺詞既表現了自我認知的混亂,也批判了隱藏在現代語境下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舞臺上的荒誕,也是心里的現實,唯一客觀、單純的存在是那條鱷魚。動物之兇殘是我們的定義,生存是它們的本能,古老而直接。人的欲望就復雜很多,因欲望直接、間接導致的兇殘比動物更甚。
“就這樣了”可以理解為單無憚的躺平,追求文化曾是他的美好初衷,也是人性寶貴之處,善有善的出發點,惡也是。他在接受不勞而獲的地瓜時是心安理得的,對于自己與勞苦大眾的區別對待也欣然接受……回溯初衷,沒有讓他有所覺察,瘦馬與劉主任的出軌沒有讓他痛苦,老婆的申討沒有讓他愧疚,牛布等人的利用、丑化也沒有讓他憤怒,大橋的倒塌徹底否定了他曾經的努力,他也沒有崩潰,甚至在黑暗中自得其樂。他時不時打破第四堵墻,強調看戲和演戲,表演著一副看穿不說穿的智者姿態。他的心里沒有光,也不需要光,光的出現會顯得黑暗更難以接受,單的做法是縱容鱷魚長大,任憑黑暗擴散。
![]()
萬物沉默如謎,鱷魚趴在水箱里,賦予了它凝視或無視的角度,吃胎盤、被流產、無可救藥的自我毀滅……一系列身心創傷,相互揭示著他們的過去與現在,蠶食著他們的精神,直到瘦馬攜款與劉主任私奔,兒子小濤“墜落深淵”,單浸沒在黑暗里的成本變成了具體的毀滅,他才渴望起救贖之光。
趙文瑄、張凱麗、鄧萃雯是我們熟悉的戲骨,從張愛玲、李安的電影作品到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他們成功演繹了多個經典角色。這次的舞臺劇表演是否有別于以往的影視表演?觀眾們既有期待也有不確定。難得的是,他們在《鱷魚》中的表現,似經過新一輪洗禮,在干干凈凈的底色上,又極大地調動了自身的特點,讓我們看到了儒家文化外殼下自私、虛偽的單無憚,風情萬種、心有不甘的瘦馬,還有迂腐又悲劇的單太太……他們似乎在經歷著自己表演生涯的一場出走,走出電影、電視有限的屏幕,營造了一個個完整的人生場域,引我們進入角色的人生,浸沒在《鱷魚》中。
![]()
如果說三位戲骨是投向觀眾的強光,那么歌唱家么紅、相聲演員出身的白凱南飾演的人物則是強光中的重彩。出書、行為藝術,作為荒唐的調色,進一步異化了單無憚的人性。白凱南將牛布的小人物之惡,弄臣一樣演得活靈活現,反襯了單的落寞。么紅飾演的燈罩,以藝術之名整活了看似滑稽卻暗含玻璃枷鎖的指向……強光與重彩突顯人物,也沉淀了不同人物的空間,劉慕飛就是不經意間切換自如的流動光。劉慕飛的扮演者是央華戲劇當家演員李宗雷,之前看過他演的很多戲劇角色,契訶夫、莎士比亞、曹禺……常年演繹經典作品,沉淀了他扎實的臺詞、演技和松弛的表演,能將秘書、情人、大管家及多重角色調動得游刃有余。他既是單無憚的左膀右臂,憑自己的才能維持這個家,又因利己、自保而拆分了它。李宗雷將劉慕飛既日常又反常的言行拿捏得舉重若輕。可以說,從王可然導演的舞臺呈現到演員的角色塑造,都顯示出了對《鱷魚》文學性最大的保留和創作。
![]()
演出結束時,觀眾掌聲不斷,演員們三次謝幕,觀眾也不肯離場,似乎有很多感受要傾吐,也似乎內心的一些觸動正在萌生。《鱷魚》讓我們體會到了光的意義,而光死于黑暗也產生于黑暗,所付成本各有不同,這條幽暗之路在劇場,也在生活里,像是莫言老師在說:“都演給你看了,怎么選還要我說嗎?”
劇照攝影師:王子????
央華戲劇&莫言先生戲劇大作《鱷魚》
![]()
鱷魚主創團隊
主創
編劇:莫言
導演:王可然
原創音樂:梅林茂譜曲、制作
藝術顧問:張和平
監制:闞凌云、張朝慧、張笑丁、何弭、張同道
策劃:向能、周曉璇、王琦、王磊
制作人:李峻豪 洪紹山
演員:
趙文瑄、凱麗、鄧萃雯、么紅、白凱南、李宗雷、李龍吟、王菁華
付興、林子濠、白文顯、尹志浩、陳奕君、李桐羽、王子力、劉浩億
技術總監/副導演:陳立美
視覺總監:郭小川
宣傳/演員總監:梁夜楓
音樂編輯:羅永娟
主題歌作詞:莫言
主題歌編曲:羅永娟、尹建鋒
舞美設計/繪圖: 菲利克斯·德尚-馬可(法)
燈光設計:瑪緹德·富爾提耶-蓋丹(法)
服裝設計:瑪卓蘭·芒梭(法)
聲音設計:莫惠嘉
數字視覺指導:武世杰
舞美設計助理:安東·格朗科恩(法)
中方燈光設計:李赫珂
數字模型設計:暴力超變-offical
數字制片人:王璐璐
動畫總監:艾鋒
視覺設計:管若辰、胡景桓
視覺統籌:石孟揚銘
總運營統籌:張煜鵬
巡演統籌:邱迪
舞臺監督:王漸
導演助理:胡雪揚、尹志浩
編舞指導:劉夢宸
執行制作:杜宏達
數字視覺:北京天工異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
舞臺技術指導:王杰
燈光技術指導:李赫珂、陳洋
音響技術指導:王劍峰
化妝造型:白玉海
服裝設計助理:廖航玲
音效、投影:薛爽、朱文亞
視頻:苑藝
舞臺組:王亮、李國棟、馬軍鋒、徐永為、楊新廣
燈光組:袁本睿、葛洪印、顧杰、袁紅兵
音響組:晏亞松、李響、杜灝睿
服化組:劉靜、王艷軍、李卓青
小道具:胡發軍
行政助理:李維樂、陳浩、周等
翻譯:李云濤、薛惠文、ZHANG BEATRICE
舞美工廠:星輝舞臺(北京)藝術有限公司
音響公司:劍峰工作室
燈光公司:北京大智光合有限公司
鳴謝:徐天華、王蘭、彭茗熹、郭暢
制作出品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大麥Mailive
上海大劇院
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
江西文演演出院線有限責任公司
主辦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獨家新媒體合作平臺:小紅書藝術
支持單位:中國戲劇家協會
巡演日程:
5月3日-4日,蘇州灣大劇院(已結束)
5月10日-11日,杭州劇院(已結束)
5月24日-25日,南京保利大劇院(已結束)
5月30日-31日,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已結束)?????
6月8日-9日,煙臺大劇院?????
6月14日-15日,濰坊大劇院
6月28日-30日,廣州友誼劇院?????
7月6日-7日,珠海大劇院?????
7月12日-13日,武漢劇院?????
7月19日-21日,上海大劇院?????
7月27日-28日,山西大劇院?????
8月3日-4日,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
8月9日-10日,江西藝術中心
8月16日-17日,成都城市音樂廳
8月30日-9月1日,北京保利劇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