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源娃
近日,朋友推薦了一本書,馬伯庸寫的《長安的荔枝》,從書名來猜內容肯定于荔枝有關,事情發生在長安,還以為寫的是水果之類的散文,打開書一看,讓人愛不釋手,原來是從一個普通小吏的角度講述為了“一騎紅塵妃子笑”而從嶺南運送荔枝到長安的一個故事小說。
書中所講故事是根據唐代大詩人杜牧的一句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擴展完善而來的故事。為了完成寫作,作者查閱了相關資料,進行合理的構思和相像,站在一個普通人物,小得不能再小的九品小吏李善德的視角,娓娓講述了李善德親力親為,從開始被同僚陷害受領當時感覺不可能完成的運送鮮荔枝任務,到現地勘察、經過多次試驗,合理設計運送路線,親力親為檢查每一處運送的線路中轉站,到最終圓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博得楊貴妃一笑。
翻開書開始閱讀,就會愛不釋手,讓人有種熬夜也要讀完的感覺,書中描寫的做人做事做官的場景,對于我們初入職場的人來說,許多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書中描寫的事就是我們如今也會遇到的事情,掩書沉思,受益頗豐,現將書中的經典語句分享給朋友們,希望對朋友們也有所幫助。
![]()
書中一位年邁的老兵講:他年輕時被迫離開家鄉,遠赴西域戍邊。那是他第一次遠別親人,也是第一次上戰場,何時會死也不知道。而軍法管得極嚴,連逃都逃不掉。他一個年輕孩子,日夜惶恐驚懼,簡真絕望到了極點,有一天,他在戰場上被一個兇狠的敵人壓住,眼看被殺,他發起狠來,用牙齒撕掉了對方的臉頰肉,這才僥幸反殺。老兵突然明白了,既是身臨絕境,退無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說不定還能搏出一點微茫希望。從那以后,他拼命地練習刀術、練習騎術,每天從高山一路沖下,俯身去拔取軍旗。憑著這一口不退之氣,他百戰幸存,終于從西域安然回到這長安城里。
做人做事我們何不是經常也會因為有這樣或那樣的顧慮,做事不能全神貫注,很少孤注一擲的去完成某項任務,往往給自己留出很多條后路,盡心盡責不是100%,導致終究不能圓滿完成做事任務。書中普通小吏李善德,陰差陽錯受領了運送鮮荔枝任務后,就是在此故事中深受啟發,決定親自到嶺南去現地勘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死前拼死一搏,最終闖出了一條活路,完成了任務。
此事起于貴妃的一句無心感嘆,終于貴妃的一聲輕笑。自始至終,大家都在圍著貴妃極力兜轉。
深挖一句詩其內部隱藏的故事,查閱資料,合理擴充,從一個基層普通職員的角度出發,寫出完成整個事件的過程,擴充成一個幾萬字、有情節,有內容,曲折感人的小說。像我們在學生期間由一句話完成一篇作文寫作一樣,像在職場由幾個大點擴充材料一樣,教授了我們方法思路,值得借鑒學習,真是受益非淺。
做官之道,其實就三句話:和光同塵,雨露均沾,花花轎子眾人抬。一個人吃獨食,是吃不長久的。
職場經歷與過往,朋友們可以想一想,是不是真如書中說的這樣,只有真正理解了官場三句話,在日后工作中加以靈活運用,大家就會與同事與上級與下級都會相處融洽,氛圍良好,而且工作越干越有勁,越干成績越多,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就不會出現大家都認為其工作能力強,孤芳自賞,自視清高,目中無同事,提升晉職都將靠邊站的情況出現。
![]()
他必須努力證明,自己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才不會在這個大盤里被擠出局。
工作中,我們誰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通過工作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只有能力提升了,才不會像書中描寫的那樣,在這個大盤里被擠出局。所以工作就是展示能力的機會,工作也是提升能力的途徑,不要怕工作做的多,不要與別人進行無效比較而內耗精力,干工作要換成不被擠出局的思維,這樣就會干起工作來既輕松又愉悅。
既是身臨絕境,退無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說不定還能搏出一點微茫希望。
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千古艱難唯做事,一事功成萬頭禿。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作者馬伯庸用基層小吏李善德的故事,給我們講解了為人處事,做事做官的一些經驗,一些顛撲不破的真理,值得我們借鑒學習,運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從而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人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