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公布一項立法提案,要求字節跳動剝離旗下TikTok。一旦該立法提案獲得通過,字節跳動將有165天的時間剝離TikTok。
3月7日,TikTok向用戶推送了一則彈窗消息,標題為:阻止關停TikTok。
正文中寫道:"國會正計劃全面禁止 TikTok。在你們的政府剝奪1.7 億美國人自由表達的憲法權利前,站出來說話吧!禁令將損害數百萬企業,破壞全國無數創作者的生計,并剝奪藝術家的受眾。讓國會知道,TikTok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并告訴他們,你會投反對票。”
在彈窗的下方,有一個“現在就通話”的紅色按鈕,用戶點擊后即可通過輸入郵政編碼來給當地的國會議員打電話。
![]()
雖然很多議員的助手們遭受到了電話的狂轟濫炸,但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仍以50比0全票表決通過該提案,為其最終在國會獲得通過掃清了又一個障礙。
對于這件事兒,政事堂覺得挑逗情緒沒什么意義,周末了,跟大家一起推演一下事件發生背后的底層邏輯。
大家都知道,美國一到選舉年幺蛾子特別多,從總統到議員,都要向全民競爭選票。
而古今中外,獲取選票(鈔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販賣安全焦慮。
政客們會合力塑造、夸大甚至虛構一個敵人,渲染民眾的安全遭受挑戰,以尋求民眾在投票時向政客們讓渡權力。
這個敵人又必須滿足對選民有極高的觸達率,
在現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最符合條件的,就是一億多選民用戶的TikTok。
因此,無論是美國的現任總統,閣員,還是現任議員,只要明年還準備繼續上,就都會在TikTok的問題上表現的比自己的人設更強硬。
他們要通過塑造TikTok的危險性,為自己謀求合法性,提升選民的投票率。
所以TikTok的私信推動動作看似炸裂,但對議員們起不到任何作用,依然是全票通過。
而除了選民之外,政客們打擊tiktok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募集競選資金。
TikTok這塊無主的肥肉,令眾多美國的財團都垂涎三尺,都希望將其攬入懷中,尤其是在這一輪的AI時代,任何一家超級財團吃下了tiktok,他手上的AI大模型就可能出現質的飛躍。
這個時候,臺上的政客們需要通過把TikTok這種非賣品擺上餐桌,引得金主爸爸們派人來“捐款”和“游說”的興趣,用連任后兌現的承諾,提前拿到資本大佬兜里的鈔票,在選舉年保住自己的位置。
TikTok時隔四年再次挨收拾的原因有很多,這也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個。
而這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主導攻擊tiktok的利益集團可以跨黨派、跨意識形態,跨利益集團,但是必須都在臺上,他們搞TikTok也都是為了繼續在臺上。
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后續的劇情也許會有以下的幾個特點,
一、雖然全票通過,沒啥阻礙,但沒有那么快落地,各股力量私下勾兌和協商分配方案需要時間,各位談生意的政客們也需要把事情拖到明年。
二、雖然事情的落地要拖,但是過程不會降溫只會升溫,議員們需要事件給自己增加熱度,資本家需要借勢向TikTok施壓,好去談價格,因此有概率會搞成大事件。
三、公開表示跟中國緩和關系的拜登,因為在臺上,對此事上只會順水推舟甚至落井下石,反而4年前打擊TikTok不遺余力的特朗普,淪為在野黨后,就不會打擊了,甚至為了狙擊臺上的,有可能成為tiktok的“保護傘”。
以上一家之言姑妄聽之,只是說一下我的看法,
反正每次到了選舉年,美國民眾就突然變得不安全,一些超級大項目的分配方案也悄悄的擺在了大佬們的餐桌前,
04年大選選時,為了美國民眾的生命安全,為了軍工復合體的軍工訂單,議員們全力塑造恐怖主義的威脅,
08年大選選時,為了美國民眾的財政和就業安全,為了政府給華爾街買單,議員們全力塑造經濟危機的恐怖.......
事情過后,真相并沒有人會關心,頂多成為多年后大家茶余飯后調侃的“洗衣粉”和“麻辣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