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媒體報道稱,因為生產利用率極低,人們的擔憂終于在昨天得到證實——施華洛世奇(Swarovski)宣布將在其位于奧地利蒂羅爾州瓦騰斯(Wattens)的總部裁員。到2026年底,將裁掉400名員工。
奧地利工會方面表示對此“并非完全意外”。而奧地利工業聯合會則嚴厲抨擊稱這是“背叛家鄉”(Landesverrat)與“一份破產聲明”。蒂羅爾州政府要求公司管理層承擔責任,但施華洛世奇方面仍堅稱:“瓦騰斯基地會保留!”
![]()
“這是背叛家鄉!”
蒂羅爾州工會主席歐文·贊格爾(Erwin Zangerl)憤怒表示:
“過去公司一直采取‘切香腸戰術’,一步步削弱基地,如今剩下的部分卻要被快速地‘絞碎’。這一切毫無計劃性,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瓦騰斯這個基地已不再被需要。這是叛賣家鄉!我們將堅定地站在人民和地方政府一邊。”
贊格爾進一步批評稱,這也是公司戰略以及瓦騰斯基地整體的一份“破產聲明”。他在昨天上午發表了這一言論,當天下午公司管理層正式宣布了裁員決定。而在此之前,瓦騰斯工廠的員工已經被內部通知。
瓦騰斯基地負責人熱羅姆·丹德呂(Jér?me Dandrieux)于當天早上8點告知員工,公司將再裁員400人!原因是成本壓力過高以及奢侈品市場的下滑,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更糟的是,瓦騰斯的生產量中有42%是供給其他企業用于制作珠寶的水晶——而正是這部分業務,目前受打擊最嚴重。
![]()
截至12月12日,公司將尋找自愿減少10%至15%工作時間的員工。丹德呂表示:
“我們知道大家都很有壓力,每一位員工背后都有一個家庭。”
他同時強調:
“瓦騰斯是我們的搖籃,基地將繼續存在!”
施華洛世奇公司重申,將繼續堅持到2030年的1.5億歐元投資計劃,以顯示對基地的承諾。可以確定的是:夜班(第三輪班次)將被取消,因為“成本高達數百萬歐元”。
![]()
此次裁員將通過自愿離職、退休以及自然流動來完成。離職員工將獲得兩到七個月薪水的補償,公司還將為每位受影響者提供1.1萬歐元的培訓基金。這筆資金將完全由施華洛世奇提供,不涉及任何公共補助。
這一消息在工業界引起震動。奧地利工業聯合會(IV)稱,這是“蒂羅爾工業競爭力下降的一個信號”。
![]()
自2023年以來,蒂羅爾工業部門已經失去了超過2500個工作崗位。IV主席馬克斯·克洛格(Max Kloger)指出:
“我們現在看到的并非突發性沖擊的結果,而是多年錯誤產業政策的必然后果。”
他補充說,工業發展的活力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而是被不斷上漲的成本、繁瑣的官僚體系以及缺乏可預見性逐步侵蝕。
蒂羅爾州商會(WK)也表示:“長期以來的警告沒有被認真對待。”
在他們看來,施華洛世奇的裁員事件象征著整個奧地利工業與經濟環境正面臨巨大壓力。
然而,WK主席芭芭拉·塔勒(Barbara Thaler)也指出:
“當一家在全球競爭中生存的工業企業明確表示繼續留在瓦騰斯生產時,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尤其是在面對各種不利條件和障礙的情況下,公司仍計劃在未來五年投資1.5億歐元,以保持技術領先與創新,這值得肯定。”
![]()
蒂羅爾州勞動事務專員阿斯特麗德·邁爾(Astrid Mair)也對裁員表達了擔憂:
“這對受影響的員工、瓦騰斯鎮以及整個蒂羅爾州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我們對瓦騰斯基地的發展非常擔心。”
她呼吁公司“必須承擔起責任”,并強調:
“企業必須為受影響者提供社會保障方案,并通過公司基金給予支持——這應當成為必要的信號。”
工會代表帕特里克·哈姆貝格(Patrick Hamberger)表示:
“這一消息并非完全意外,所以大家的反應兩極化:有些人平靜接受,但也有人感到震驚。”
他透露,早已注意到(公司員工)“幾乎沒有工作量”,此次轉為兩班制將帶來嚴重后果,比如部分員工將不再符合“重體力工種退休規定”,從而影響養老金。
雖然他認為公司管理層確實在努力,談判也是“平等且坦誠的”,但在瓦騰斯基地經歷了17年持續衰退之后,他仍對新戰略是否奏效持懷疑態度。
- THE END -
(以上內容來自《歐洲時報》中東歐版Tafart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