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面圖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小豪只投創新藥
來源:雪球
我們需要接納泡沫的形成,也要以平常心對待泡沫的破裂。
這段時間,創新藥經歷了不小的回撤。眾所周知,今年這輪行情由 BD 驅動。我選取了幾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為典型:博*、益*、諾*、信*,分別對應“競品被 BD引發的下挫”、“BD遲遲不落地引發的下挫”、“BD不及預期引發的下挫”“即便 BD符合預期也下挫”。這四種“崩塌”的并列,本身就說明了當下市場預期的脆弱與放大。
![]()
作為醫藥研究員,我并不排斥“賭 BD”。在我看來,所謂“給 BD 定價”,本質上是借助可比交易,對同類管線做一個直觀、具象的定價(傳統的 DCF估值法離真實世界差別太大,而 PE 又無法給暫未創造營收的在研管線定價),而非押注某個純粹的或有事件。
6 月 12 日我在《如何押注創新藥的BD》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將「N」業務視為或有 upside 的完整邏輯。然而其后三個月,“賭 BD”一路飛升,“賭 BD”逐漸從合理化變成妖魔化:從猜測最有機會的交易,到子虛莫有、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交易,都被市場提前計價;“可比交易定價法”逐漸異化為“預告式定價法”、“MNC 名片定價法”、“曬聊天記錄截圖定價法”。
當預期明顯被透支時,我在 9 月 6 日《后BD時代》中明確警告,我們應把焦點移回 BD 落地后公司能夠沉淀的長期價值,而不只是追逐短期的交易刺激。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自 9 月初開始,以“賭 BD”為主線的整個創新藥行情,普遍來到階段性高位。“賭 BD”的公司率先大幅回撤,甚至波及到其他“已 BD ”的公司。
這類預期若長時間未能通過實際BD落實驗證,就容易滋生估值泡沫。一旦BD進度不及預期,相關公司的股價可能面臨劇烈回調。
——后BD時代
為什么“賭 BD”會被妖魔化地炒作?我們應該理解其合理性:故事簡單、易傳播、見效快。一筆海外授權往往涉及數億美元的首付款,動輒總金額上看十億乃至幾十億美元,給投資者以公司“一夜之間估值飆升”的直觀印象。
相比晦澀漫長的新藥研發過程,BD交易的新聞通俗易懂,非醫藥背景的資金也能“一聽就懂”其中利好邏輯。此外,有些公司有意將BD當作市值管理的催化劑,用一紙公告便撬動二級市場上漲,這是任何其他手段都難以達到的捷徑。
然而,如果創新藥行情完全被 BD 左右,就像吸食**,容易上癮、不夠健康。首先,大藥的潛在BD機會有限,“題材真空期”難免來臨。一家公司可用于對外授權的優質管線是有限的,每成交一項BD,就少一項可供講故事的彈藥。
當存量題材消耗殆盡時,板塊將面臨題材真空期,于是市場高低切,去到科技、半導體、稀土等新的熱點板塊。其次,BD的性感表象下暗藏很高的退貨率,大部分交易其實都難完整兌現。那些總額十幾億美元的BD,真正落袋的可能只有兩成。當投資者回過神來,理性認知這些交易對公司長期業績的實際幫助有限,股價泡沫就難以為繼。
這期間市場上有不少專業人士提示風險,甚至從 5 月 20 日創新藥行情啟動起就不斷高聲告誡“過高”“泥沙俱下”。我并不反對善意提醒,但也要承認:市場從來不是完全理性的,從來都是貪婪與恐懼交替出現。用自己期待的完美走勢去要求市場,并據此嘲諷或鄙夷泡沫,并無意義。一個產業在邊際方向發生改變時,泡沫往往是伴生物,自古以來皆如此。與其指責,不如理解;與其抗拒,不如利用。
今年這波由 BD 驅動的創新藥熱度使得市場忽略了一個更本質的事實——業績。我對醫藥 14 個子板塊25年中報梳理顯示:無論從營收、凈利潤,還是扣非凈利潤的表現看,在我統計的樣本中,創新藥是唯一同時實現三項指標顯著提升的分支,其他板塊大體持平,幾乎沒有邊際改善。
再看港股創新藥龍頭百濟神州、信達生物扭虧為盈與 A 股艾力斯等黑馬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的高增更加明確。我們應當意識到:創新藥真正的變化,在于業績,而不在于“誰有 BD”。今年“炒 BD”的行情,實則掩蓋了創新藥板塊業績明顯轉良的基本面變化。
所有公司的長期價值將忽視牛熊、無視周期,最終回歸其本質的內在價值,而長期的內在價值將回歸其長期業績。這是所有市場中亙古不變的定律。
![]()
因此,當下的“泡沫出清”反而令我更樂觀。那些基本面薄弱、借題材起舞的“妖股”可以漲 300%-400%,而真正踏實、有大 BD 背書、能在財務報表中兌現的公司只漲 100%-200%——這種相對漲幅結構,本就難以持續;這種與基本面南轅北轍的背離,本身就是非常荒謬且戲劇化的。
泡沫出清的過程里,劣質標的會被市場打回原形;優質公司也難免遭受錯殺,但優質公司的承接能力比前者更強。歷史經驗證明,正是這種泡沫消退后的“無差別回撤+錯殺”的階段,為未來十年把握產業格局的人提供了最好的上場窗口。
![]()
資料來源:Wind,統計截至 10 月 27 日
我們因為長期經歷低谷,所以牛市時不知所措;我們因為長期經歷極度悲觀的β,所以在一致樂觀時惶恐;我們經歷過太多次腰斬,所以對于突如其來的大漲幅杯弓蛇影。
但拋開刻舟求劍的尺度不談,我們在大漲大跌之余,很難不忽略產業變化的根本事實:四年前的“牛市”里,PD-1 單抗的生物類似物撐起信達的 1600 億,而四年后的今天,百億營收、利潤轉盈,PD-1單抗、瑪仕度肽和已出海的 IBI363 以及多款 ADC、TCE 共同撐起信達的 1500 億,還未達到四年前的高點。
四年前,中國創新藥是“PD-1 四小龍”在同一靶點的“高端仿制藥”的價格大混戰,搶占的是國產替代的國內院線份額,四年后的今天,我們應該承認:盡管仍然魚龍混雜,盡管還有亂象叢生,但中國創新藥已是各種全球 FIC,BIC 靶點的百花齊放。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點擊下方圖片立即領取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