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日本汽車如何敲開中國大門的,現(xiàn)在,比亞迪就怎么敲回去,甚至還要更狠。
比亞迪RACCO(海獺)在這次東京車展亮相,預(yù)計起售價 260萬日元(約合12.1萬元人民幣),預(yù)計上市時間 2026年夏季在日本開啟預(yù)訂,下半年正式上市。之前不是沒有中國車企在日本市場開賣,但是這一次的意義非比尋常,為什么?因為這次,比亞迪造了一臺K-Car。
![]()
稍微了解一點日本汽車市場的都知道,K-Car是微型車,有嚴格的法規(guī)限制,長寬高都得卡得死死的。這玩意兒在日本,那就跟咱們這兒的老年代步車一樣,是國民級的代步工具。
為什么日本流行這個玩意,因為日本本土面積有限,道路狹窄,停車位也窄,所以這類車型非常適合當?shù)厝舜剑侵霸膺@種車型的基本都是本土品牌,比如說鈴木、日產(chǎn)、本田等等。它們造這種小車已經(jīng)有經(jīng)驗了,可以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內(nèi)部的空間利用率很高,省油好開,故障率低。但是如今,比亞迪的海獺來了。
![]()
比亞迪造K-car就是針對日本汽車的一次精準打擊,海獺的車身尺碼為3,395*1,475*1,800mm,采用側(cè)滑門設(shè)計。采用短前后懸、長軸距的設(shè)計,以確保車內(nèi)足夠的空間,還能放下較大的電池組。比亞迪海獺搭載20kWh刀片電池,WLTC續(xù)航180公里,支持100kW快充。從尺寸到續(xù)航,每一項參數(shù)都像精準瞄準靶心,直接對準了日本本土車企的“舒適區(qū)”。
![]()
其實之前在日本市場,不是沒有純電的微型車,但是K-car市場基本上被燃油車壟斷,一方面是因為消費慣性,日本民眾對于新能源的車型還是有一些疑慮的,另一方面,日本冬季寒冷,很多人擔(dān)心純電K-car的續(xù)航。而日本的充電樁數(shù)量不多,大約是5-6萬個(2024年底數(shù)據(jù)),充電不算方便。
![]()
但是,開過電動小車的都知道,市區(qū)代步這東西,燃油車完全沒法和電車比,中國的小車市場,幾乎已經(jīng)被純電車型壟斷了,銷量前十都是電車,所以這個趨勢是無法改變的,日本的消費者也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論省錢、好開、空間利用率、舒適、動力,燃油小車都無法和微型電動車相比,因此日產(chǎn)Sakura(櫻花),現(xiàn)在就在日本熱銷,這也是一臺電動的K-Car。
![]()
而比亞迪的優(yōu)勢就在于,三電技術(shù)方面的積累,這方面可是比日系車企強太多了,比亞迪還給這款車配上了熱泵空調(diào),提升低溫續(xù)航能力,類似的尺寸和價格,但是我三電比你強,配置比你高,真的是打到了日系車企的七寸上。
![]()
回望日系車企入華,豐田汽車是在1964年首次進入我國市場,當時以進口形式引入皇冠(參數(shù)丨圖片)轎車,成為最早進入我國的外資汽車品牌之一。1985年,日產(chǎn)汽車公司北京辦事處成立,標志著這家跨國車企正式進入中國。1998 年廣汽本田成立,這些日系車企,當時也是拿的更為先進成熟的技術(shù),構(gòu)成了對于中國車企的降維打擊。而且,日系車企還在弄清楚了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后,推出各種加長版車型,滿足中國消費者對于大空間的喜愛。現(xiàn)在的比亞迪K-Car進入日本,不得不感嘆,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
![]()
對此鈴木汽車社長鈴木俊宏憂心忡忡:
世界上有許多小型車的標準,比亞迪選擇了日本的 K-car,我感到非常高興。新的競爭即將開始,我認為比亞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
你看,這回輪到他們坐立不安了,日本車企在輕自動車領(lǐng)域深耕幾十年,卻遲遲沒在純電化上發(fā)力,如今被比亞迪“后發(fā)制人”,原本的“壟斷優(yōu)勢”瞬間變得岌岌可危。就看日本車企如何應(yīng)對比亞迪帶來的挑戰(zhàn)了,但愿這一次,它們不會被一個外來品牌打的潰不成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