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10月份諸多電車企業都交出了樂觀的數據,銷量迅速增長,然而伴隨的卻是有車企成功上市,巴菲特已拋售他曾持有的某家中國電車企業的股票,這些可能恰恰凸顯出電車行業的資本已提前預估到電車的故事已經結束,開始拋售離場了。
![]()
這幾年電車成為諸多行業之中最亮眼的一個行業,銷量不斷創新高,諸多電車企業的估值也是不斷上漲,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然而與這種美好伴隨的卻是電車行業今年以來已出現停滯的跡象--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現大跌。
9月份、10月份的第一周國內市場的電車銷量就曾出現大跌,但是隨后三周的銷量又猛漲,最終帶動9月份、10月份整個月度銷量繼續上漲,這就讓人頗為疑惑,為何會連續兩次出現從谷底到巔峰的現象?
日前有媒體就指出向經銷商壓貨可能是銷量猛漲的秘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發聲也印證了這一點,它指出2025年9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系數為1.35,環比上升3.1%,同比上升4.7%,顯示出經銷商的正持續不斷承受巨大的庫存壓力。
給經銷商壓貨早已不是秘密,去年以來就已有電車經銷商因為承受不住壓貨的壓力導致經銷商倒下,只是如今壓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諸多經銷商的壓力更大,資金鏈已處于繃緊的狀態,以至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醒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不能以犧牲經銷商的利益來墊底。
![]()
讓電車行業焦慮的還有補貼正在大幅下降,汽車置換補貼在今年9月份已耗盡而被暫停,從10月份起汽車的優惠就只剩下購車全免購置稅了,到明年購買電車的購置稅將減半征收,其他補貼會不會再推出值得商榷。
電車行業似乎表現了信心,認為即使補貼大幅度減少,電車行業仍然能健康發展,然而美國市場的表現證明電車行業失去補貼的影響嚴重性可能超出預期。
美國也從今年10月份起取消購買電車的7500美元補貼,由此導致美國的電車銷量暴跌,J.D.power預估10月份美國市場電車銷量可能下跌超過四成,而已公布10月份電車銷量的豐田、現代等車企跌得更慘,豐田在美國的電車銷量暴跌超九成,現代在美國的電車銷量暴跌超六成。
如今再回看9月份、10月份國內市場的電車銷量突然暴跌,或許就更能從中品出一些味道來了,那就是一旦補貼大幅下降,電車銷量很可能會跟著暴跌,而不是如電車行業那樣的樂觀預期。
![]()
業界都清楚即使電車的成本已大幅下降,但是電車的電池成本仍然是燃油發動機的數倍,這就注定了電車的成本理應比燃油車高得多,但是現實是很多同檔次的電車售價已與燃油車差不多,填補其中空缺的自然是電車企業在虧損承擔這部分成本差異。
電車企業愿意虧本賣車的奧秘可能就在于他們可以在資本市場套現,這些電車企業有不少都已上市,某電車企業這兩年不就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了數百億么,維持電車企業高估值的恰恰是電車銷量的增長,可是最知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已拋售了電車企業的股票,其他投資者恐怕也在拋售吧,趁電車行業最輝煌的時候套現可能才是最好的機會,如此就能明白向經銷商壓貨的理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