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評頭論
《新聞女王2》11月5日上線,一開場梁景仁就下線了。在《新聞女王2》第六集搶先看中,公司將不請人,所有實習生都不能留下。SNK順勢推出梁景仁、文慧心AI主播,讓死去的梁景仁和離職的文慧心搭檔,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這場“真人VS數字分身”的AI大戰,絕非簡單的技術對決,而是一場關于人性價值的時代答辯。Man姐會認輸嗎?作為新聞女王,Man姐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一、表情、聲音、小動作、稿子都像,AI就可以取代真人嗎?
1. 技術設定的精心陷阱:一個人(實習生小天)就可以完成AI主播的劇本設置
AI文慧心被設定為完美復刻版:
它能精準模仿本尊的微表情(嘴角15度冷笑)、聲線波動(高頻顫音示弱技巧),甚至預判采訪對象的心理防御機制,“比真人更像真的”,還很聽話。
同時,因為有10年的影像資料作為支撐,稿子節奏與真人“新聞女王”有八九成相似,連用字習慣都相似。
這種設定直指現實困境:當AI能替代人類的“技能容器”屬性,媒體從業人員還剩多少價值?
但在實力真正強大的“新聞女王”面前,AI并不是戰無不勝。
劇中,西貢海域發現炸彈時,SNK星網絡播報使用AI文慧心,公開平臺用真人文慧心。文慧心利用三步贏得比賽:正正經經做新聞的怕什么?!
第一步,先播報,搶占先機;第二步,親自跑現場成為媒體代表,早一步知道部署,提供更豐富的情報和獨家消息;第三步,利用豐富的知識,預測下一步行動,最終,“新聞女王”文慧心勝出,順利完成直播。AI卻因信息量過載出現故障,出現直播事故。
在真正的現場和專業面前,真人Man姐贏了!
2、勝利代價的黑色幽默
文慧心雖勝出,但SNK高層宣布“保留AI主播試運行”。這如同現實中的“特斯拉剎車門”——人類贏了戰役,但系統早已倒向算法。更諷刺的是,對決直播觀看量創季度新高,資本笑納了這場“人性保衛戰”的流量紅利。
利用AI主播的SNK高層,包括張家妍都認為自己是先行了一步,是合理、正義的一方。AI主播不會缺席、不會暗斗,是超額完成,怎么會錯呢?
二、 記者節:我們不是“新聞女王”會經歷的三重替代浪潮
第一替代層:技能型崗位坍塌
現已發生的:AI生成天氣播報、賽事快訊
第二替代層:創造力偽覺醒
當前進行時:AI寫作/繪畫工具普及
對應現實中用AI批量生產“偽深度報道”,直到讀者發現10篇評論有相同比喻套路。
第三替代層:人性檢驗戰(未來5-10年)
終極問題:當AI學會“不完美”表演(如刻意顫抖、戰術性口誤),人類如何自證?
![]()
三、 給從業者的血色啟示錄
傳媒人若只求比AI更快更精準,終將成為算法磨盤里的麥粒。
真人文慧心能勝出,關鍵不在專業素養(這些已被AI復制),而在敢于打破安全模式,在大家都沉浸虛擬網絡時,堅持以肉身在場的溫度傳遞,并且更強、更快、更有人文關懷。
四、一個細思極恐的邏輯思維
在真人文慧心戰勝“AI文慧心”時,SNK總監Kingston古肇華只說了一句話:只知道讀資料,不會看現場具體情況,很好,知道怎么改善AI了。
這暗示替代危機從未結束,只是進入了更隱蔽的維度。當人類慶祝勝利時,算法正在學習如何更好地模仿我們的完美或不完美。
如同劇中張家妍告誡下屬所說:時代巨輪轉動,適者才能生存。與其擔心被AI取代,不如恐懼自己活成了AI的拙劣仿品——那些用流量思維自我馴化的“人形終端”,可能比服務器里的代碼更早過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