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看似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卻讓我們對當下有了更多維度的思考。“讀科幻小說,能極大地擴寬一個人的思考范圍。”
而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里程碑”的《三體》,無疑是很多人讀科幻小說的首選。
它被翻譯成 16 種語言,包攬 9 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
對于很多人來說,《三體》不僅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互聯網上的街頭暗號,是普通人平淡日子里與宇宙最初的邂逅與驚奇。
一位看過《三體》的一位網友曾經這樣說:
讀《三體》 的感覺就像是,“在埋頭生活的路上,大劉忽然拍了拍我的肩膀,讓我仰望星空。”
看過《三體》以后再去抬頭仰望星空,你會感覺這片星空都已經不一樣了。
在仰望的瞬間,不僅感受到宇宙的浪漫,更多的是看到人類自身的渺小。
書中那些磅礴瑰麗的場景與燒腦的科幻設定,讓人情不自禁地思考人類的文明究竟要往何處去。
也讓人不僅遐想,被文字所塑造的三體世界究竟是何種面貌?
劉慈欣就曾這樣說過,“文字高度依賴讀者的想象,而想象依賴的是讀者過往的經驗。但是科幻小說,恰恰是要突破讀者的現實經驗。這種矛盾,我想每個科幻作家都會遇到,我也一樣。”
于是,《三體漫畫》來了。
![]()
![]()
一個網紅度為0的創作團隊死磕六年,推出了《三體漫畫》第一部。
所有改編都伴隨著風險,一千個讀者心里就有一千個葉文潔。
這種因在乎而產生的爭論,在《三體漫畫》創作團隊中發生了太多次。但好在整個改編過程都貫徹了一個原則:要發揮漫畫的優勢,但更要忠于原作。
漫畫主筆草祭曾說:“團隊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只有真正的三體迷,才能改編好《三體》。”
這6年的時間,最終也讓劉慈欣看到書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與文字相比,科幻可能更適合用畫面來表現。《三體》漫畫的出現,彌補了這個遺憾!”
01
忠實還原原著,“考據式”改編
讀過《三體》的人都知道,大劉的寫法是寥寥數筆,氛圍拉滿。他不會絮絮叨叨講一堆細節,只在關鍵處若有似無地點出要害。
但漫畫卻要用畫面、細節、設定、構圖、分鏡來呈現出原著中的一句話。
《三體》是紀實片風格,那漫畫也必須寫實。但架空好編,寫實最難。
那么,《三體漫畫》如何寫“實”?
首先,實地取景
《三體》第一部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北京,所以漫畫中出現的地點,如清華職工宿舍、市檔案館、汪淼看眼睛的醫院、崩潰后去的教堂,都是參考北京市的真實建筑繪制的。
![]()
《三體漫畫》同仁醫院
![]()
實際的同仁醫院
包括書中的重要故事地點射電天文觀測中心,也是在密云區拍照取景后繪制而成。
![]()
《三體漫畫》中的密云射電天文觀測中心
![]()
現實中的密云射電天文觀測中心
其次,參照史實
《三體游戲》中出現了不同時代的不同文明,雖然是虛構的游戲,但站在三體人的角度,他們肯定是依據人類歷史來做策劃。所以游戲中的道具、妝容、服飾、建筑,都參考了各時期、各地點的真實情況。
比如汪淼公布正確答案的地點,就參考了米蘭大教堂。
![]()
《三體漫畫》里的米蘭大教堂
![]()
現實中的米蘭大教堂
第三,考據實物
現實世界好取景,歷史背景卻更難。
比如葉文潔接收三體信號,她用的計算機長什么樣?
漫畫組開啟考據模式,認為按我們國家當時的技術水品,肯定會用進口設備,最終參考1964年投入使用的CDC6600。到1969年為止,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也是最適合進行解碼的計算機。
![]()
其他比如申玉菲家出現了好多次,方向感極好的人可能會發現,這些場景其實是有平面設計圖的(就是你在賣房中介那里看到的那種),而不是隨手畫的。
![]()
就是這樣的用心程度,使得每一頁都值得細細品味,讀者拿到書的不僅是一套漫畫版的三體,更是一套值得反復閱讀的匠心之作。
02
大場面逐字還原,紙上大片體驗
劉慈欣說,“圖像是科幻天生的載體。想象力不是無水之源。”
那些文字描述有局限性的場景,怎么又真實又全面地展現給讀者?
唯一的辦法,就是“逐字解讀”+“畫面還原”。通過漫畫和原文的對比,大家可以感受到它的還原度:
《三體》 原文:
飄浮在空中的人體在真空中血液沸騰,吐出內臟,變成了一團團由體液化成的冰晶云圍繞著的形狀怪異的東西。
由于大氣層消失,天空已經變得漆黑,從三體世界被吸入太空的一切反射著太陽光,在太空中構成了一片燦爛的星云,這星云形成巨大的漩渦,流向最終的歸宿——太陽。
《三體漫畫》的呈現:
![]()
![]()
原文:
“成計算機隊列!”
金字塔四角的四尊青銅大鼎同時轟地燃燒起來,站滿了金字塔面向方陣一面坡墻的士兵用宏大的合唱將始皇帝的號令傳下去:
“成計算機隊列——”
下面的大地上,方陣均勻的色彩開始出現擾動,復雜精細的回路結構浮現出來,并漸漸充滿了整個方陣,十分鐘后,大地上出現了一塊三十六平方公里的計算機主板。
![]()
![]()
原文:
教皇、伽利略、亞里士多德、達·芬奇……包裹他們的藍綠色火柱是透明的,可以看到他們的面容和軀體在火中緩緩地變形,他們把目光聚焦在剛出來的汪淼身上,都保持著同一個姿勢,向著天空舉起熊熊燃燒的雙臂,用歌唱般的聲音齊聲頌道:
“三日凌空——”
汪淼抬頭望去,看到三輪巨大的太陽在天空中圍繞著一個看不見的原點緩緩地轉動著,
像一輪巨大的風扇將死亡之風吹向大地。
![]()
![]()
03
北大物理博士全篇審讀
重點難點全部圖解
《三體》作為一部硬核科幻,小說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和天文理論,對一般讀者不太友好。
漫畫的讀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小學生,這部分科普的任務也必須擔負起來。
所以,在保證嚴謹和正確的前提下,漫畫對特別深奧的理論進行了化簡,只把關鍵設定講清楚。一些文字寫出來很復雜的東西,文字直接呈現為實物,讀者一看就能明白!
![]()
比如說,為什么三體星系有三個太陽,他們就有恒亂紀元?
![]()
而如果看了漫畫,就非常容易理解書中的概念,一目了然。
因為三個太陽和星球的位置一直在變,所以如果這個星球附近只有一個太陽,就像我們的太陽系,晝夜四季都很穩定,就是恒紀元,而如果三個太陽都在附近,那星球上的人就會被烤焦,或者三個太陽都很遠,那大家就都變成冰人了。
![]()
那為什么這個距離遠近是亂的呢?因為就像三個人搶一個籃球,誰知道誰能搶到呢?
04
清晰護眼16開大頁面
藝術品級別的“高像素”的印刷
常見的漫畫開本是32開,但漫畫團隊打樣后發現,32開對于展現三體大場景來說太逼仄了。所以在比較之后,他們選擇了小16開——既不會太占地方,又有足夠的展現力。
![]()
在紙張選擇上,常用的漫畫紙一般是銅版紙、輕型紙等,但銅版紙太重,反光又傷眼;輕型紙和普通膠版紙,層次形和細節再現不行。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紙,設計團隊訂購了十幾種紙張,在印廠里上機測試,逐一對比,終于找到了一種又能極致還原色彩、又能保護大家眼睛的紙——高檔高白膠。
![]()
在印刷上,全書采用藝術品印刷的高加網方式,如果仔細看畫面,可以發現印刷很細,就像手機的高像素,連地上的地磚都能看清。
![]()
封面則利用文件平網的墨量值信息調成專色,以最大限度還原文件中的色值信息,幾乎和屏幕上看到的一模一樣。
![]()
05
獨家授權,官方正版,上市紀念特典
說了這么多,很多朋友一定很關心是不是正版哇。
這套《三體漫畫》是大陸唯一正版,劉慈欣授權并監督創作,大劉為這套漫畫書還親自寫了序。
![]()
除了10本漫畫外,《三體漫畫》禮盒裝還包括了“地球往事檔案袋”,這個檔案袋包含:
①幽靈倒計時的膠卷
②青年葉文潔發表論文的《天體物理學雜志》封面
③《紅岸往事》圖書附錄《解密檔案》
④楊冬的遺書
⑤葉文潔的審訊記錄
⑥顯現地址的納米中心便簽條
⑦申玉菲辦公室找到的三體問題的解的圖式。
![]()
六年打磨 只因熱愛
《三體漫畫》獻給同樣熱愛《三體》的諸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