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今天(11月7日)立冬,又到了冬儲大白菜上市的時節。記者走訪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大白菜日均交易量達到1000噸,產地集中在河北北部、東部及內蒙古中東部地區,供應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在耐儲菜交易區,成袋的大白菜、土豆、白蘿卜堆成了小山,商戶們正忙著將蔬菜分裝成小份,方便采購商挑選。“這車大白菜準備運到大連,現在批發價0.6元一斤,雖然比去年貴點,但銷量不錯,也有不少市民到市場來購買大白菜。”一位商戶告訴記者,近期大白菜的銷量每天都在增加。
![]()
北京新發地市場,商戶售賣冬儲大白菜。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在其他蔬菜交易區,前來采購的車輛也絡繹不絕。“最近小菠菜價格比前段時間高,主要是露地菜受降溫影響長不大。好在云南的團生菜已經陸續到了,價格稍微降了點。”主營綠葉菜的商戶王師傅說。統計數據顯示,11月7日,市場蔬菜上市量達1.92萬噸,加權平均價為3.61元/公斤,較去年同期的3.26元/公斤略有上漲。
新發地宣傳部部長童偉介紹,菜價上漲核心原因是供應鏈銜接出現斷口。不過,隨著云南團生菜、山東萵筍、陜西散菜花等產量增加并陸續上市,交易區的蔬菜品類正逐漸豐富,供應緊張時段將逐步過去。
耐儲菜供應總體穩定。據統計,目前大白菜日均交易量達到1000噸、圓白菜950噸、土豆1050噸、洋蔥1090噸、紅薯800噸、胡蘿卜1120噸、白蘿卜980噸。“耐儲菜在關鍵時刻不僅確保了市場總量穩定,還實現了短暫的替代性消費,發揮了重要的市場調節作用。”童偉說。
11月7日,市場豬肉加權平均價為15.25元/公斤,顯著低于去年同期的20.3元/公斤,上市量2299頭,同比增加。據介紹,上市量增加主要因毛豬供應充足,但長期低價運行引發養殖場惜售,反而拉動價格上漲。不過,當前價格反彈缺乏堅實基礎和有力消費支撐,可能延長毛豬價格低位運行時間。
![]()
消費者正在挑選豬肉。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為確保冬季供應,新發地市場已啟動多項保障措施,加快發展交易大棚改善交易環境,提高棉被等保暖物資供應,在以河北為主的環首都地區加大耐儲菜存量,保障性儲存總量不低于10萬噸,通過集采集配、社區團購等方式整合采購需求,加快蔬菜流通速度。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