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的過程。
11月6日,重慶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相關情況。此次行政區劃調整主要涉及兩江新區、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其中:原北碚區的水土街道、復興街道、蔡家崗街道、施家梁鎮、童家溪鎮劃歸兩江新區管轄,原渝北區北部大灣鎮、統景鎮、大盛鎮、興隆鎮、茨竹鎮5鎮劃歸北碚區管轄。
區劃調整有利于中心城區一體發展、能級提升,北碚區也是中心城區的重要區,一定跟其他中心城區一樣,也有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調整后,北碚區的區域面積由此前的760平方公里增加到1100平方公里,增加華鎣山、御臨河、統景溫泉等生態資源,區位優勢與生態文化功能更聚焦,特別是作為中心城區“生態花園”、生態屏障、文旅融合康養休閑新高地和文旅發展重要增長極的新定位,生態產業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文旅強區呼之欲出。
![]()
▲11月6日,重慶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新聞發布會舉行。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第1眼TV-華龍網
![]()
看“家底”,北碚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人文底蘊和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文旅強區基礎扎實。
首先,地處縉云山麓、嘉陵江畔的北碚是生態大區。作為重慶中心城區的“綠肺”及天然生態屏障,北碚森林覆蓋率超過50%,成功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尤其是“打造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縉云山樣板”入選2024中國改革年度案例。
其次,歷史淵源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的北碚是文化大區,抗戰文化、巴渝文化、鄉建文化等在這里交融發展,且北碚還擁有西南局縉云山辦公地舊址、盧作孚紀念館、西部科學院舊址、重慶自然博物館等自然人文景觀和抗戰遺址。
第三,作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北碚有縉云山、北溫泉、金刀峽、重慶自然博物館等知名景區。同時,“巴山夜雨、溫泉故里”已成為北碚最靚麗的名片,是重慶人時光記憶中的“生態花園”。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發布的《全國市轄區旅游研究報告2025》中,北碚上榜2025年全國市轄區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其在旅游市場中的實力可見一斑。
數據有證:2024年,北碚實現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57.5億元,占GDP比重6.2%;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7.9億元,占GDP比重3%。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后,疊加印盒李花生態旅游區、統景溫泉風景區等文旅名片,北碚綠色生態資源要素更加富集,文化旅游優勢更加凸顯,將迎來新的發展環境和機遇,文旅強區建設可謂是如虎添翼。
![]()
▲游人在北碚區嘉陵江巡江步道漫步。孫曉清 攝 /視覺重慶
![]()
看新定位,北碚作為中心城區北部門戶的區位優勢,以及作為文旅融合康養休閑新高地的生態文化功能更加聚焦,文旅強區潛力巨大。
“兩山”實踐有了更生動的注腳。調整后的北碚擁有縉云山、金刀峽、北溫泉,還增加了華鎣山、御臨河、統景溫泉等生態文旅資源,有利于推動“兩山”實踐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提質打造中心城區“生態花園”,與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等優勢互補、協同聯動,共同形成新的增長極。
雙圈聯動有了更穩固的支點。北碚與四川廣安毗鄰,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中的聯結點作用更加突出,擁有全國首個跨省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承接國家戰略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具體到文旅領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北碚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
區劃調整釋放新的強烈信號。本次新聞發布會的一個細節是,重慶對行政區劃調整后的北碚的支持力度頗大,釋放出新的信號。
比如,將研究制定支持北碚區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從國土空間布局、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城鄉融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給予支持。
具體到交通建設方面,將研究謀劃北碚區東西快速路等項目,完善中心城區北部片區快速路網,加快建設渝西高鐵等對外通道,提升北碚綜合交通“內暢外聯”水平。
可以預見,交通路網的日趨完善,將為北碚文旅發展帶來利好。無論是旅游觀光,還是休閑度假,抑或是康養理療,廣大市民游客前往北碚將變得更加便捷。
比如,支持北碚區盤活創新資源、生態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推動生態、歷史、人文融合發展,打造中心城區文旅發展重要增長極。
區劃調整后,北碚定位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隨著一系列利好措施的落地,將為北碚文旅強區乃至整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
![]()
▲生態修復后的北碚縉云山層林疊翠。李顯彥 攝/視覺重慶
![]()
看未來,北碚將持續放大特色優勢,打造具有北碚辨識度、全市引領性和全國影響力的文旅強區,發展前景廣闊。
對北碚而言,接下來關鍵是要堅定發展信心,牢牢抓住文旅融合康養休閑新高地發展定位不動搖,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全面推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康養賦能,做靚“百館之城”,強化點位打造、點位銜接,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系統推進高質量發展文旅經濟、銀發經濟,積極探索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新路徑。
以文塑旅,構建文旅強區IP矩陣。北碚文旅資源豐富,可以“百館之城”建設作為文化呈現窗口,將“山水、人文、城市”形象融入博物館、紀念館、生態館的陳列展覽,積極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百館”游覽的體驗感,著力重點打造“鄉建文物主題游徑”,立體呈現“有記憶、可閱讀的城市”,持續擦亮富有特色的溫泉、景觀、文物等文旅IP。
以旅彰文,涵養文旅強區發展底氣。北碚可做好資源的優化配置,進一步把A級景區、文博場館、鄉村旅游等全域旅游資源深度整合,持續優化“碚”受矚目·北碚十大主題精品游線、全景重慶·“渝”貫入碚主題游線、巴蜀文旅走廊精品游線和津津樂道·十大精品徒步路線,探索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元宇宙等先進技術融入文旅消費新場景,更好地滿足市場對品質文旅的需求。
康養賦能,推動文旅強區提質增效。近年來,北碚通過生態資源轉化、醫養結合創新和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等多維度推動康養產業發展,形成“生態+康養”特色路徑。要依托“森呼吸”“泉滋養”“禪修養”“食療愈” ,強化康養賦能,構建全齡段、全時段、全生命周期的康養產業體系,打造成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全域康養目的地”。
新區劃承載新期望,新引擎引領新發展。以本次行政區劃調整為新起點,抓住新機遇,打好主動仗,北碚文旅有望迎來大發展,文旅強區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