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中產家庭選車的想法悄悄變了。不再是“越大越有面”“配置越多越好”,反而更在意“全家人坐得舒服,開著也安心”。比如周末帶全家出游,不僅要后排孩子能自在玩耍,還要在高速變道、鄉間小路會車時,駕駛員不用攥緊方向盤;過年回老家走山路,既要有足夠空間裝行李,又不能遇到彎道就“晃得人暈車”。這種“不將就”的需求,讓很多傳統大型SUV漸漸跟不上節奏。而領克900恰好踩中了這種變化,成為不少中產家庭的新選擇。
![]()
領克900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精準匹配了家庭出行中“駕駛者與乘坐者”的雙重訴求,通過四大極限挑戰,把“開著穩、坐著舒”的承諾落到實處。針對高速行駛中可能遇到的突發障礙物,車輛搭載G-AES通用障礙物自動緊急避讓輔助系統,采用“激光雷達+雙目視覺”的融合方案,126線雷達與800萬像素攝像頭可實現200米探測距離,能精準識別最小40×60cm的物體。不同于傳統僅依賴制動的輔助功能,該系統可在最高130km/h時速下主動橫向避讓,輔助駕駛員轉向并連續執行兩次避讓動作,以“邊剎邊讓”的雙防護模式提升高速安全冗余,這項功能后續將通過OTA上線,為全家出行筑牢第一道防線。
![]()
面對高速緊急變道的穩定性考驗,領克900的TNT90公里時速麋鹿挑戰給出了令人安心的答案。挑戰設置“TNT爆炸5秒倒計時+限寬門陣列”的極限工況,車輛憑借SUPER AI數字底盤的強大整合能力從容應對。這套底盤集合閉式雙腔空懸、CCD與魔毯懸架技術,搭配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結構設計,再加上42000N·m/deg的高剛性車身支撐,讓車輛在90km/h時速下實現“過彎不側傾、顛簸不彈跳”的穩定表現。系統通過15米前瞻識別與雙目攝像頭感知,實時調整懸架阻尼與車身姿態,既避免了后排乘客因車身晃動產生的暈車感,也讓駕駛員在突發變道時無需緊張,把賽道級的動態性能轉化為日常駕乘的安心體驗。
![]()
全網首次開展的懸崖爆胎直角轉彎挑戰,精準擊中了家庭山路出行的潛在顧慮,測試車輛在100-120km/h時速下爆胎后3米內急轉彎的可控性。領克900探索版搭載的GVMC域控底盤與矢量機動技術成為關鍵,后輪±10°的低速反向轉向可減小2.5米轉彎直徑,搭配每秒100次阻尼調節的電控懸架防暈技術,讓大型SUV具備了緊湊型車級別的靈活性。閉式雙腔空氣懸架支持105mm的升降調節,高速時自動降低車身增強穩定性,低速時提升通過性,后輪轉向與懸架系統的協同控制,不僅讓山路行駛更從容,更獲得中汽中心“舒適不暈車”001號認證,讓老人孩子都能享受平穩旅途。
![]()
懸崖泊車挑戰則解決了家庭出行中“大車難停”的痛點。面對懸崖邊的復雜泊車位,車輛的輔助泊車系統支持指尖自定義車位位置,離車泊入功能可通過手機遠程操控,即便狹窄車位也能精準停靠。540°透明底盤技術整合雷達與攝像數據,實時呈現車底三維影像,有效避免非鋪裝路面的剮蹭風險,讓駕駛員在陌生路況下泊車也能心中有數,減少出行中的不必要麻煩。
這些挑戰的背后,是領克900依托SPA Evo架構、Super AI數字底盤、矢量機動轉向與千里浩瀚H7輔助駕駛系統構建的完整技術支撐。其累計4萬+的交付量與同級前三的月銷成績,也印證了中產家庭對這種“全場景適配”車型的認可。
![]()
家庭選車的核心從“面子”轉向“里子”,領克900精準契合這一趨勢。它不執著于表面配置堆砌,而是用動態穩定的駕駛體驗、舒適不暈的乘坐感受、實用便捷的輔助功能,滿足全家人的出行期待,成為中產家庭“不將就”選車需求的理想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