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
東方衛視播出的《下一站》節目
G僧東和前中華造船廠電工老富一起
乘坐今年剛運行的
首條穿過上海市中心的
城際低空交通航線
回到老富闊別三十余年
度過了整青春歲月的地方
復興島
開啟一次跨越時空的重逢
一起回顧精彩節目!
東方衛視11月3日播出的《下一站》節目

“你知道復興島嗎?”
“好像聽過,是崇明長興島邊上嗎?”
時至今日,還記得
當我告訴身邊上海的同事
復興島不在遙遠的崇明
而是在上海楊浦中環線邊上時
他滿臉驚訝的神情
從地鐵12號線復興島站2號口出來
你會發現腳下的土地已經不是內陸
而是......一座島?
![]()
復興島位置示意圖
這座小島與上海繁華市區截然不同
像是一個被遺忘的“隱秘角落”
很多上海人居然都沒去過這個地方
復興島曾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搖籃
是中華造船廠轟鳴歲月的見證者
也曾是上海2035總體規劃中
“戰略留白”的沉默地標
長期靜臥于城市更新的邊緣
![]()
它,就是這座在黃浦江心
被按下“時光暫停鍵”二十余年的
月牙形小島——復興島
2025年秋 隨著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區的落地
這座沉寂已久的江心孤島
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
悄然重啟
![]()
1
復興島的“重生”
開啟了一次跨越時空的重逢
前中華造船廠電工老富,闊別復興島三十余年,如今以DJ身份乘坐直升機,僅用八分鐘便從浦東機場重返青春故地。當他站在共青路上,撫摸比記憶中更粗壯的梧桐樹時,時光仿佛倒流——1986年,16歲的他踏入技校,那時中華造船廠處處是為船舶工業現代化奮斗的火熱身影。
![]()
![]()
而今,塔吊不再是檢修對象,而是懸掛光影裝置的藝術載體;船臺不再只是送艦船下水,更成為名為《下水那天》的情感地標,讓老富在此與1991年21歲的自己隔空相望——那張站在海軍兩棲登陸艦船頭的船廠工人合影,承載著整整一代工人的榮光與汗水。
![]()
![]()
2
復興島的“時光魔法”不止于懷舊
它更是面向未來的“量子躍遷”
本屆藝術季以“量子城市,復興未來”為主題,在20公頃的展區內布設500多個智能感知終端,構建起一個虛實融合的“數字孿生”世界。人們可以戴上AR眼鏡透視場館隱藏管線,還可以通過中國超眼追蹤江面游船、飛鳥軌跡,甚至實時獲取人流數據,擁有“上帝視角”。
![]()
![]()
![]()
3
藝術與科技在此奇妙共生
![]()
IP形象“量仔”——六只顏色各異的發條小人,象征島嶼被重新“上發條”啟動。
裝置《貓的疊加態》以薛定諤的貓為靈感,船廠塔吊化身貓咪的電動魚竿,構成歷史與未來的雙重維度。
![]()
滑板碗池由建筑師水雁飛與滑手親手共建,其曲面造型致敬傳統造船工藝,卻以現代結構實現“表面彎曲、內里筆直”的巧思。
![]()
而最動人的,莫過于那句書寫在船廠廠房外壁上的詩句:“被夜晚相遇的兩艘船照亮”——傍晚時分,塔吊化身展翅高飛的鳳凰在此“重生”,兩束投光燈如船影交匯于這幅作品之上,既是對百年船廠歷史的溫柔致意,也是對未來“復興”的詩意召喚。
![]()
更令人動容的是,這場魔法竟促成了三十年未見的老友重聚。在島上唯一一家“最孤獨的飯店”里,老富意外遇見兩位8504電工班的同學。他們曾從技校走向船廠,又在90年代各自轉行——有人成為DJ,有人投身餐飲業,經歷《繁花》般的浮華歲月。
4
但無論走得多遠
心始終系于這座小島
“船廠是我們從學生到工人、從未成年到成年的精神原點,”他們說,“常夢見曾經在船廠的青春歲月,悄悄來廠門口站一會兒。”
而在他們相聚的復興島飯店,仍保留著斑駁綠漆門、老式吊扇、滿墻老物件的時光容器,也因藝術季的到來,從“最孤獨”變為“最熱鬧”。
![]()
復興島的“時光魔法”,本質上是一場關于城市記憶與未來想象的精密編織。它沒有用推土機抹平過去,而是讓工業遺存成為藝術創作的母題,讓智能技術成為情感連接的橋梁。在上海這座高速演進的超大城市中,復興島提供了一種可能:留白不是遺忘,而是蓄力;重啟不是斷裂,而是延續。
![]()
當直升機掠過江面
當AR眼鏡映出管線
當老工人與藝術家
在同一片濱水地帶駐足
——我們看到的
不僅是一座島的新生
更是一座城市
對自身歷史的深情回望與勇敢奔赴
這,便是復興島最動人的時光魔法
2025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第六屆)
主展區展覽信息
![]()
展覽主題:量子城市 復興未來(科技·藝術·空間)
總召集人: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主策展人:李翔寧、高長軍
主展區:楊浦區復興島船臺公園
主展館地址:共青路130號(地鐵12號線復興島站2號口對面)
停車:共青路160號(請盡量綠色出行)
開放時間:2025/9/30 - 2025/12/13
展覽免費。
平日 周二至周日 11:00 - 20:00 (周一 船臺公園和展覽場館均關閉)
主辦單位: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體育局、楊浦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上海市楊浦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
![]()
資料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編輯|查藝寧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