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
播種完成的麥田。孫小紅攝
11月4日,資陽市樂至縣石佛鎮玉橋村。田埂間的晨霧還未散盡,一架農用無人機已轟鳴著騰空而起。
螺旋槳卷起泥土的芬芳,機身下的播撒口精準地吐出一粒粒飽滿的麥種。種子如一道紅色的絲帶,均勻地鋪灑在嶄新的田壟上,轉眼間,就為大地蓋上了一層規整的“種子毯”。
“今年在玉橋村種植小麥800畝,全部是采用無人機飛播的模式。”當地種植業主曾憲玖表示,用無人機直播既能實現播種均勻,還能極大地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2024年,為壯大集體經濟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玉橋村引進種植業主,通過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糧油作物。
“我每年要交36萬元土地租金給村集體,周邊20多位村民還能來地里干活,除草、施肥、收割時每天能掙60到80元,一年光工資支出就有十多萬元。”曾憲玖說,村民既有租金收入,又能在家門口就業,干勁都很足。
在業主規模化種植的帶動下,玉橋村也積極引導村民自耕自種,全村小麥種植面積達1200畝。
“從零散種植到‘規模+散戶’協同發展,既穩住了糧食種植面積,又讓村民的腰包更鼓了。”玉橋村第一書記宋岱謙表示。
玉橋村的小麥播種熱潮,也是石佛鎮糧食生產的一個切面。
“今年全鎮計劃種植小麥4500畝,其中2500畝采用無人機直播技術,目前已完成2000畝播種任務,剩下的將在11月底播種完成。”石佛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周佳說。
田野上,無人機的身影仍在忙碌地穿梭。那些播進濕潤土壤的種子,正靜靜醞釀著來年的豐收;而這項落地的“新技術”,也正如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為石佛鎮的鄉村振興繪就著嶄新的畫卷。(謝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