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王剛有個英國女婿,這事兒在圈里不算秘密,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女婿曾經認認真真地勸過王剛離婚,這背后的故事,說起來還挺有意思。
王剛的女兒王婷婷2000年去英國倫敦大學讀書,學的是油畫專業,在學校的活動上認識了學音樂的英國學生彼得,兩人開始交往,彼得家里有兩個哥哥,巧的是兩個嫂子都是中國人,一個上海的,一個東北的。
![]()
可能是受兩位嫂子影響,彼得對中國文化一直挺感興趣,他能說些簡單的中文,也會用筷子吃飯,還喜歡看《三國演義》,這讓他跟王婷婷的交流沒什么障礙,兩人很快就確定了關系。
2003年,王婷婷跟父親說了這段戀情,王剛當時心里其實不太愿意,他希望女兒畢業后能回國發展,但女兒說已經跟彼得分不開了,王剛也沒辦法,只能提出要見見這個小伙子。
2004年春節,彼得跟著王婷婷回了北京,見面那天,彼得用中文跟王剛打招呼,吃飯時用筷子也很熟練,這讓王剛對他的印象好了不少,至少覺得這孩子有誠意。
![]()
當年5月,兩人在倫敦辦了婚禮,王剛去參加了,見到了彼得的父母,人家是律師家庭,對他也挺客氣,同年9月,王剛又在北京昌平給他們辦了場中式婚禮,彼得穿著唐裝,王婷婷穿鳳冠霞帔,來了200多位賓客。
婚后兩人在倫敦定居,2008年王婷婷生了孩子,在倫敦博物館的工作也丟了,那時候正趕上金融危機,英國就業環境不好,王婷婷找工作一直不順利,夫妻倆開始因為經濟壓力經常吵架。
王剛擔心女兒的婚姻出問題,就勸他們回北京發展,王婷婷愿意回來,但彼得不太想離開倫敦,畢竟父母和朋友都在那兒,兩口子為這事又吵了好幾次。
為了讓女兒女婿安心回國,王剛在自家隔壁買了套房子,他還托朋友幫彼得在北京的教育機構找了個外教的活兒,收入不錯,王婷婷也通過朋友介紹,進了保利拍賣集團做拍賣師。
![]()
2009年,彼得終于同意回北京,兩家人住得近,經常走動,彼得剛到北京時還挺不適應,語言、飲食、生活習慣都得重新學,不過他性格挺開朗,慢慢也就習慣了。
那時候王剛又有了個小兒子王一丁,為了給兒子更好的生活條件,王剛拼命接戲、主持節目,比年輕時還忙,他現任妻子鄭艷東是大提琴老師,經常勸他別那么拼,注意身體。
兩口子為這事沒少鬧別扭,有幾次彼得去岳父家,正好碰上他們倆在爭論。王剛嗓門大,鄭艷東也不示弱,吵得挺兇,彼得看在眼里,心里琢磨開了。
在英國,夫妻要是經常吵架,基本就說明感情出問題了,下一步通常就是分居或者離婚,,彼得覺得岳父岳母的情況也是這樣,既然都這么不開心了,為什么還要勉強在一起呢?
2013年5月的一天,王剛又跟妻子吵完架,心情不好跑到女兒家散心,彼得給他泡了杯茶,然后很認真地說:“我覺得您和鄭阿姨沒有感情了,在一起不幸福,你們應該離婚。”
![]()
這話把王剛給愣住了,在中國,女婿勸岳父離婚,這可是大忌諱,要是換個脾氣暴的人,當場就能翻臉,但王剛想了想,覺得彼得是英國人,說話比較直接,應該沒惡意。
王剛笑著跟他解釋:“我和你鄭阿姨感情挺好的,吵架是因為她關心我的身體,在中國,夫妻之間吵吵鬧鬧很正常,不代表感情不好。”彼得聽完才恍然大悟,原來中國夫妻的相處方式跟英國不一樣。
王婷婷知道這事后,趕緊讓丈夫去道歉,第二天彼得趁鄭艷東不在,跑去岳父家說對不起,王剛擺擺手說沒事,還叮囑他別把這事告訴鄭阿姨,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王剛確實沒跟妻子提過。
![]()
這次烏龍事件之后,彼得開始更仔細地觀察中國家庭的相處模式,他發現中國人表達關心的方式確實跟英國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在吵架,其實是在關心對方。
住在北京的時間長了,彼得身上的變化越來越明顯。他開始愛吃北京烤鴨、炸醬面這些地道的北京菜,每年春節,他會學著給王剛磕頭拜年,還給岳父岳母包紅包。
2018年,彼得做了個讓所有人意外的決定——把10歲的兒子送去少林寺學武術,他覺得中國功夫能鍛煉孩子的意志,比在城市里學鋼琴畫畫有意義,孩子在少林寺學了兩年,回來后確實變得更自律了。
現在彼得在北京已經住了16年,他常跟朋友說,北京已經是他的第二故鄉,前兩年彼得父母來北京旅游,他帶著他們逛故宮、爬長城、吃全聚德,儼然一副地道北京人的樣子。
![]()
去年彼得跟王剛喝茶時說,他不打算回英國了,以后就在北京養老,每年帶著妻子孩子回倫敦看看父母就行了,王剛聽了挺高興,當初擔心的跨國婚姻問題,現在看來完全不是事兒。
其實很多跨國家庭都會遇到文化差異帶來的誤會,彼得勸離婚這事,要是當時王剛沒有耐心解釋,或者彼得不愿意理解,這個家庭說不定真會出問題,好在雙方都有包容心,才把這個小插曲變成了一段笑談。
王婷婷現在每年還會帶著彼得和孩子回英國探望公婆,兩邊的親家關系處得不錯,逢年過節都會視頻聊天,彼得的父母也漸漸理解了兒子的選擇,覺得只要他在北京過得開心就好。
這些年彼得的中文越來越流利,北京話說得賊溜,他在教育機構教音樂,學生和家長都挺喜歡他,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現在是個“北京的英國人”,而不是“在北京的英國人”,這一字之差,說明他是真把這兒當家了。
![]()
“這洋女婿彼得真是實誠人啊,英國貴族出身卻一點架子都沒有,過年磕頭發紅包比咱本地女婿還規矩!當初勸岳父離婚那事兒雖然唐突,但能看出他是真關心王剛,只是中西思維差異太大了。”
“王剛這岳父當得真夠意思,直接在北京買套房還安排工作,妥妥的中國式父愛,不過彼得也是懂感恩的,16年相處下來連兒子都送去少林寺了,這是鐵了心要扎根北京啊。”
“最佩服王婷婷的情商!當年堅持自己的跨國戀情,又在丈夫和父親之間巧妙化解文化沖突。她既維護了丈夫的尊嚴,又保全了父親的面子,這才是跨國家庭的粘合劑。”
“作為留學生家長看哭了!王剛表面強勢實則用心良苦,哪個中國父母不擔心遠嫁海外的女兒?他給女兒留的“一墻之隔”的后路,是多少中國父母的縮影。”
![]()
“不過彼得能放棄倫敦生活來北京,說明真愛確實能跨越文化差異。 那個勸離婚的橋段簡直典中典!英國人覺得吵架就該分開是常識,中國人覺得小吵小鬧才是過日子。現在彼得都學會腌臘八蒜了,這文化適應能力我服氣。”
假如你的子女要和外籍伴侶定居海外,你會像王剛這樣強勢干預讓他們回國,還是選擇尊重但默默擔心?說說你的理由?
信源:1986春晚——王剛中英文主持 熟臉馮鞏首登春晚. 廣西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