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退休人員而言,除了養老金待遇外最重要的莫過于醫保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醫療領域的需求逐漸增加,醫保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本文討論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職工的醫保待遇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不同,大部分職工參加的是城鎮職工醫保,退休后是用不著再繳納醫保費用的,相當于“免費”享受醫保,而城鄉居民醫保沒有“退休免費享受”一說,每年都要繳費,不繳費意味著自動脫保。
![]()
退休人員的醫保待遇分成兩類,一類是統籌賬戶報銷,另一類是個人賬戶入賬。
前者指的是當年個人賬戶入賬金額使用完畢且再自費一定費用后可以用統籌賬戶按照一定比例報銷門診、急診、住院治療和購藥產生的醫療費用。
后者則是當地醫保部門按月或按年給退休人員的個人醫保卡打錢,可以直接用于支付各類醫療費用,當年沒有用完的還能結存到未來使用,退休人員去世后醫保余額也不會清零,而是由家屬繼承。本文分析每月和每年的醫保返款金額,如養老金是4000元的退休人員,每個月的醫保卡里能不能增加100元(一年是1200元)以上。
![]()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31地醫保入賬額的方式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每年是固定金額,另外一種與養老金掛鉤。
第一種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和北京。以上海為例,規定按照退休人員的不同年齡分兩檔返款額,一年打一次錢,具體而言,年齡不到75歲的退休職工每年入賬1680元、超過75歲的每年入賬1890元,換算成月返款額的話是不到75歲返140元/月、超過75歲返157.5元/月。
固定金額意味著所有退休人員每年都是返款這些錢,不管月入4000元還是3000元,亦或是5000元,均是如此。從上海的情況來看,哪怕是75歲以下的退休人員,平攤到一個月的醫保卡返款額也超過了100元。
![]()
第二種與養老金掛鉤,是大部分地區采用的方案。不過,掛鉤的方式并非與個人養老金有關,而是看當地的平均養老金是多少,每月以上年當地平均養老金為基礎按照2%的比例返款。
比如,某地2024年的平均養老金是3800元,那么今年這一地區所有退休職工每個月的醫保卡能夠獲得76元的返款額,一年為912元;如果今年的平均養老金提高至3900元,明年每個月的返款額跟著上漲至78元,一年就是936元。
這種方式下所有退休人員的返款額也是一樣的,月入4000元養老金者的返款額能否超過100元/月與其本身的養老金多少無關,要看當地的平均養老金水平。通過2%的返款比例反推可知要想每個月打款100元以上,當地平均養老金得至少達到5000元,如此高的平均養老金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實屬罕見。
![]()
綜上所述,月入4000元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在大部分地區是無法獲得每個月醫保卡返款100元以上的。只有在經濟發達地區,比如上海和北京的退休職工能夠實現,當然,這兩個地區都是按照固定金額返款的,所以不論每個月領多少養老金都能返款100元/月以上,或1200元/年以上。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王五說說看,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