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一對新人的婚車遭遇攔截,攔車者索要50條香煙作為喜錢,否則不讓婚車通行。雙方僵持約一個小時之后,新人不愿耽誤婚禮行程和過多糾纏,最終棄車離開。
路上遇到婚車,向新人討喜糖、圖喜慶,這本是常見的婚禮習俗。但事件中,攔車者把這一象征著“祝福與喜慶”的行為,變為了“糾纏與強要”。這不僅違背了婚俗的初衷,影響新人走入婚姻、開啟新生活的日程與心情,還觸及法律底線。
實際上,期許新人的婚姻順順當當,才是傳統婚俗的本意。在北方一些城市,結婚新人的親友會提前在接親路上經過的井蓋、下水道貼上“囍”字,寓意婚車一路順利、婚姻走上坦途。至于婚禮前后及過程中的新婚夫婦的權益,更有多重法律保障。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二千元以下罰款。那些強行向新人索要財物的惡劣做法,明顯違背了有關法律規定。
不僅如此,強行“討喜”還可能觸犯刑法。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司法解釋明確了“數額較大”的標準:財物價值在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在極少數情況下,攔車者的行為可能構成“搶劫罪”。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河北發生的“攔婚車索財”并非孤例。2019年,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7名男子逼停婚車討要紅包,造成路段交通嚴重堵塞,最終被行政拘留5日。2020年,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城區多名老人強行攔截婚車索要財物,潢川縣公安局將兩人抓獲,對其中一人以涉嫌尋釁滋事罪依法刑事拘留,對另一人處以行政拘留十五日。2024年,河北兩名男子凌晨攔下婚車索要10條煙,新人妥協給2條煙后報警,兩人因“敲詐勒索情節較輕”被處以行政拘留10日。今年10月,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公安局依法對一名多次惡意攔截婚車索要財物的男子給予行政拘留13日的處罰。
攔截婚車強行索要財物屬于違法行為,這一點在法律和實踐中早已明確,為何屢罰不止?
在當事人選擇報警和被媒體曝光的事件之外,還有許多新人因“顧面子”或“怕耽誤吉時”而妥協,這助長了攔車者的囂張氣焰。另一方面,“攔車討喜”背后涉及整個婚俗體系,部分婚俗陳舊落后,是文化凝結過程中的“糟粕”。但值得欣喜的是,婚俗改革正穩步推進。
褪去“傳統習俗”的外衣,這些游走于街頭、盯著婚車“下手”的人,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職業攔車人”。他們不僅讓婚禮新人及親友感到“糟心”,更是危害社會秩序與公共安全的隱患。對此,有關部門還需加強宣傳,并對此類行為依法加大整治和處罰力度,讓幸福之路更“平坦”。這既考驗著有關部門的治理決心,也考驗著執法的智慧。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