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邊一根廢舊的水泥桿意外斷裂,砸中了5歲的沁寶,帶走了她的生命。從9月13日事發算起,已經一個多月,然而這根位于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街道五龍壩村東水泥桿,還沒能找到“主人”。
像幼苗一樣的女童,本該有出彩的人生,竟被一根水泥桿奪走生命,其家庭承受著巨大痛苦。讓人不可理解、難以接受的是,事發距今一個多月,奪命水泥桿仍然無人認領,沁寶還躺在冰冷的殯儀館里,更讓人感到心寒。
雖然公安機關接警后,第一時間就介入調查,開展取證和排查工作,政府部門也在督促電力、通訊等可能有關的部門自查,但目前都沒有結果。原因是,這根水泥桿原本是電桿,但目前權屬存在爭議,沒有單位愿意擔責。
實際上,這根“奪命電桿”的責任很清晰,即當地電力企業是主要責任方。首先,這根水泥桿上有明顯的電力標識。由于電力是長期壟斷供應,電力公司是最大“嫌犯”。但電力公司予以否認,并要求女童家屬提供證明。
其次,《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電力企業必須加強對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即便女孩的鄰居曾移動過該電桿,但該電桿的權屬并沒有因此轉移。而且鄰居遷移該電桿時,電力企業沒有及時制止即失職。
因此,電力企業否認該電桿歸自己,并要求死者家屬提供證據,純屬假裝無辜,或者說是在耍無賴。即便一些電桿年代久遠,承擔過電力、通訊等功能,但上述“奪命電桿”只有“電力”痕跡,并無其他企業使用的痕跡。
也就是說,用簡單的排除法,就能確定該電桿的“主人”。但我們希望涉事電力公司能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而不是想方設法撇清責任。雖然勇于擔當要賠償死者家屬的相關損失,但對電力企業來說能強化責任挽回形象。
當電力企業否認該電桿歸自己,等于將自身責任推得一干二凈,但其說法并不能服眾,相反給人留下極壞的印象,這對企業形象是減分。反之,如果主動擔責,才能意識到管理有漏洞,這對加強企業責任管理有警示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其他鄉村、縣鎮乃至城市,類似的“高齡”、無主的廢舊水泥桿并不少見,而且還造成了一定損失,有人被突然倒下的廢棄電線桿砸傷,有人的房屋和車輛被砸壞。這都表明無主水泥桿是“地雷”。
對此,浙江湖州2022年通過開展“拔刺”行動,半年內共拔除廢棄線桿25300根,實現全域現有廢棄線桿清零。上海金山區、山東成武縣通過成立專門機構或專項行動,湖北松滋通過“人大+檢察”,消除這類隱患。
上述事發所在村子也已經組織開展了針對廢棄電線桿的清理工作,這是汲取教訓的體現。但更要早日確定誰是“奪命電桿”的“主人”,一方面,加快追溯進程還原真相以告慰死者;另一方面,要求電力公司舉證無責任。
為何要讓電力公司自證無過錯?因為種種跡象表明,電力公司是最大“嫌犯”。除非它有無過錯證明,否則應要求其承擔責任。理由是肇事水泥桿上的電力標識是抹不掉的,法規中電力企業保護電力設施的責任,也不容否認。
既然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血案”,電力企業勇于認領肇事電桿,才能體現一家央企的責任擔當。而要全面清理廢舊水泥桿,需國家部門牽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