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強降雨和臺風“海鷗”影響,萬寧市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各鎮(區)黨員干部一線奮戰,有序組織群眾轉移,全面開展搶險救災與恢復重建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興隆區:連夜搶險 70余名群眾安全轉移
“起床啦,洪水要來了,大家快轉移!”11月4日凌晨4時許,興隆區橡膠一分公司黨總支書記兼經理林覺真與同事們在暴雨中逐戶敲門,組織群眾緊急撤離。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水位上漲極快,不到半小時就從十幾公分漲到一米多,5點到6點之間洪峰過境,部分民房進水深度近兩米。”林覺真回憶。
面對部分老人因癱瘓無法行動、房門被洪水阻隔的危急情況,救援人員借助梯子破窗破門,涉水將老人背扶轉移。經過緊張救援,區域內70多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無一人傷亡。
![]()
據興隆區工委委員、副主任陳喜豐介紹,本次防御工作中,興隆區共啟用6個安置點,轉移群眾57戶124人。轄區內出現山體滑坡6處、路面路基受損8處、橋梁沖斷1座、護欄沖毀1處。
![]()
險情發生后,興隆區出動人員150余人次前往一、二、三分公司轄區協助屬地單位開展道路清障、人員轉移安置、物資運輸等工作。災后 再次組織200余人次力量,全力開展交通恢復、防疫消殺等重建工作。
龍滾鎮:提前布防 科學應對汛情疊加壓力
由于龍滾河、九曲江及萬泉河共用一個主要泄洪出海口,在本輪持續降雨期間,龍滾鎮面臨著洪澇積澇風險。排園、龍樓、水坡等村不同程度受汛情影響,面對此情形,鎮村干部提前逐戶預警,組織低洼地區93人轉移,設立5處安置點,并安排專人24小時監測河道水位。
![]()
防御過程中,文曲村“三委”干部和駐村隊員劃船進入積水區,協助群眾轉移家禽;排園村組織力量幫助村民搬運物資;水坡村在石井園漫水路段設置警示標志,保障通行安全。截至11月4日17時,龍滾鎮共出現漫水路橋24處、山體塌方2處。面對汛情,全鎮迅速響應:全面排查并轉移地質災害點群眾;組織所有漁船回港避風;發布學校停課通知,妥善安置學生;對漫水路段設置警示標志并專人值守;關閉景區,加強值守。
![]()
在本輪強降雨防范中,萬寧各鎮(區)按照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實際迅速行動,形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全域覆蓋的防御體系。據統計,截至11月5日17時,全市共轉移群眾458人,累計處置漫水路橋、山體滑坡、積澇等各類險情89處。目前,大部分漫水路段已退水,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正有序推進。
來源:萬寧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