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銀川1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在今天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馬萍介紹說,五年來,寧夏聚焦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持續深化移風易俗。
全區多地在“5·20”、七夕等時間節點,舉辦了300多場公交婚車創意婚禮、單車婚禮等集體婚禮,選樹了8000多戶移風易俗示范戶、“零彩禮”“低彩禮”、文明家庭;邀請全國道德模范王蘭花等先進人物為新人證婚,為“零彩禮”“低彩禮”家庭頒發光榮證,帶動更多群眾踐行婚俗新風。
![]()
新聞發布會現場。網絡截圖
馬萍介紹說,“十四五”時期,寧夏開展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文化浸潤行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百鄉千村萬戶”行動,依托“百姓宣講團”“故事庭院會”“文明實踐趕大集”等形式,深入村莊院落,開展“反對高額彩禮”等主題宣傳宣講,以面對面交流引導村民轉變觀念,推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新風尚在鄉村落地生根。吳忠市同心縣選樹的“好親家”楊金福在一次道德講堂上說:“圖財嫁女,心里總不踏實。看著小兩口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咱這心里才真正亮堂、踏實。”
她介紹說,寧夏堅持以文化人,發揮文藝浸潤作用,組織各地創排《話說高價彩禮》《婚姻不是買賣》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結合“送戲下鄉”“四季村晚”“文化進萬家”等活動,開展5000多場次移風易俗巡演,在寓教于樂中傳遞新婚俗理念,例如,中衛市中寧縣以大戰場農民合唱團為示范,推動全縣11個鄉鎮組建了各具特色的農民合唱團,吸引500多名群眾參與,用接地氣的歌聲傳播文明鄉風,讓群眾既“聽到”又“聽懂”。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