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豬兜)
![]()
近日,臺灣地區發生了一起非洲豬瘟疫情,首例確診病例出現在臺中市梧棲區的一家養豬場。這場疫情不僅對當地養殖業造成沖擊,還引發了全臺范圍內的緊急防疫響應。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豬只感染后急性致死率極高,且目前尚無有效疫苗或藥物可防治,一旦擴散將對養豬產業帶來毀滅性影響。
一、疫情發現與應急響應
2025年10月10日,臺中梧棲區一處登記在冊的養豬場開始出現豬只異常死亡。起初,場方邀請特約獸醫師診斷,初步懷疑為放線桿菌胸膜肺炎,并進行了藥物治療。然而,豬只死亡數量并未得到控制,反而持續增加,截至10月20日,累計死亡已達117頭。臺中市動物保護處接報后介入調查,采集樣本送至臺“農業部”門下屬的獸醫研究所進行檢測。10月21日,檢驗結果確認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這也是臺灣首例本土非洲豬瘟病例。為防止病毒擴散,臺“農業部門”與地方政府協作,立即對該場剩余195頭豬實施預防性撲殺,并進行了徹底的環境清潔與消毒。
![]()
二、全面防疫與行業影響
疫情確認后,臺“農業部門”迅速啟動多項應急措施,包括在臺中成立前進指揮所,由次長杜文珍進駐督導;自10月22日中午起,實施全臺豬只禁運禁宰五天,視疫情進展決定是否延長;同時全面禁止使用廚余喂養豬只,并對各地肉品市場及運輸車輛執行強制清潔消毒。此外,以病例場為中心,半徑三公里內劃定為管制區,對區域內其他養豬場實施移動監控與健康調查。這些措施雖有效阻斷了病毒傳播鏈,但也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據媒體報道,涉事養豬場由一位86歲的陳姓老農與其兒子共同經營,養豬生涯已長達35年。老農無奈表示,此次疫情導致場內全部豬只損失,經濟負擔超過200萬元,他深感痛心,并決定不再繼續從事養豬行業。
![]()
三、農場主涉偽造文件被羈押
隨著疫情調查的深入,司法部門發現該養豬場在死豬處理環節存在可疑行為。11月4日,臺中地方法院依據檢察官申請,批準羈押經營該場的陳姓父子二人。調查指出,二人涉嫌在三聯式死豬處理單據上篡改死亡數量,導致送往化制廠的記錄與農場自存文件不符。檢察官研判,這一行為可能意圖掩蓋部分死豬被非法銷售或不當處置的事實,為避免證據滅失或當事人串供,故采取羈押措施并實施單獨關押。這一司法行動也提醒所有養殖從業者,務必如實記錄并通報動物異常情況,任何隱瞞都可能加重疫情風險與法律責任。
目前,臺灣這起非洲豬瘟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未出現進一步擴散。事件全過程再次凸顯了生物安全與規范管理在養豬行業中的關鍵作用。養殖同仁應引以為戒,嚴格執行消毒、檢疫與疫情通報制度,共同守護產業安全與豬只健康。只有通過科學防控與行業自律,才能有效降低疫病威脅,保障養豬業的穩定與永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