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會“心”關愛服務是無錫市總工會為職工提供情緒疏導、情感支持、危機干預以及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等心理服務的工會普惠服務品牌。通過4000850966心理咨詢熱線、線下心理咨詢服務、進企業宣講心理健康知識、“空中微課堂”、困難職工家庭教育困境輔導等服務形式,解決職工情緒方面的需求,增強職工對生活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本期“心”關愛服務系列活動
開放了11月
線下心理咨詢預約通道,
有需求的職工朋友們
可通過以下方式
進行預約咨詢哦!
![]()
專家介紹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家庭教育指導師
★少兒心理咨詢師
★DR.FINGER多元智能測評咨詢分析師
★美國ABNLP執行師.
★公立學校特邀心理輔導專家
![]()
李老師擅長青少年心理咨詢(情緒情感及行為偏差),家庭系統咨詢(婚姻關系親子關系),職業生涯規劃,繪畫心理評估、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危機干預等。運用精神分析理論、動力學、家庭治療等技術為來訪者提供一對一的心理咨詢,長期服務于學校心理咨詢、社區心理服務各領域危機干預等工作。
親愛的職工朋友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您是否早已習慣了在崗位上堅韌、對家人報喜,卻常忽略內心藏著“傷口”的角落——“心理廢墟”。或許你從未聽過這個詞,但它可能早已在你心里悄悄扎根。本期的健康知識我們為各位職工帶來——《別怕心里有“廢墟”,總有人愿陪你慢慢等光來》(上篇),通過知識科普,讓大家了解什么是“心理廢墟”。
![]()
健康知識:別怕心里有“廢墟”,
總有人愿陪你慢慢等光來
(上篇)
什么是“心理廢墟”?
它不是真實存在的斷壁殘垣,而是我們過去未被處理的創傷體驗,一點點疊加起來形成的“心理空間”。就像我們生活中會積累雜物一樣,那些沒被妥善安放的負面感受、痛苦記憶,也會在心里慢慢堆積,最終變成一座看似不起眼,卻可能隨時“塌陷”的廢墟。
平時,這座廢墟可能被我們的忙碌、樂觀所掩蓋,我們照常工作、生活,仿佛它從未存在。可一旦某個“情緒扳機點”被觸發——可能是一句無意的批評、一場突發的矛盾,甚至只是一個熟悉的場景——我們就會瞬間被拉回那些創傷體驗中,原本平靜的生活節奏被打亂,焦慮、委屈、恐懼等情緒洶涌而來,讓我們難以招架。
心理廢墟,從來不是一天建成的
它源于那些沒被好好處理的小事:
小學時被老師誤會批評,埋下對“權威”恐懼的種子;
小時候常看父母爭吵,悄悄對“沖突”感到焦慮;
剛工作搞砸任務被指責,把“我不夠好”刻進心里;
成家后兼顧工作家庭的疲憊,沒處傾訴就攢進“廢墟”……
這些感受看似已過去,實則在心里沉淀。再遇相似場景,壓抑的情緒會被激活,讓我們被過去的困擾牽絆。
30-45 歲:心理廢墟最易“晃動”的年紀
在和職工朋友們的交流中,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現象:30-45歲這個階段,是很多人人生的“關鍵考驗期”。調研數據也顯示,大部分人在這個年齡段,會開始面對人生難題的“升級”——上有老要贍養,下有小要教育,工作上可能面臨晉升壓力或職業瓶頸,生活中還可能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比如家人健康出問題、經濟壓力增大等等。
這些現實的壓力,就像一場場“地震”,很容易讓我們心里的那座 “心理廢墟” 開始晃動。過去沒被處理的創傷感受,會在這些變故中被重新激活、放大:比如,小時候對“貧窮”的恐懼,會在面對經濟壓力時變得格外強烈;過去被否定的經歷,會在工作遇到挫折時讓我們更加自我懷疑。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這份無奈不僅來自現實重擔,更來自未撫平的內心傷口。這時我們最需要的,不是輕飄飄的“加油”,而是一個能懂我們、陪我們坐在“心理廢墟”里的人。
為什么這個人重要?能帶來什么力量?下篇我們繼續聊,同時分享如何找到 TA(懂我們、陪我們坐在“心理廢墟”里的人)并清理“廢墟”。
友情提醒
職工朋友們如果有心理方面的困擾,要學會及時釋放不良情緒,如發現異常,請按照以上方式及時尋求工會幫助或咨詢專業人士以獲取更詳細的建議和支持。無錫市總工會“心”關愛服務每周還開展進企業公益宣講活動,有需求的企業可撥打電話:13961525008進行預約,屆時我們將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對接并提供“點單式”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