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和陳芋汐這兩個姑娘,一個帶傷出戰回擊質疑,一個終于說出“能力下滑”的真心話,讓我們看到了冠軍光環背后最真實的一面。
![]()
01
11月2日,在第十五屆全運會跳水女子團體10米臺雙人比賽。
離開賽場五個多月的全紅嬋復出,搭檔王偉瑩穩定發揮,力壓上海隊陳芋汐/掌敏潔組合,助力廣東隊衛冕全運會跳水女團金牌。
![]()
![]()
官方把全紅嬋的復出,稱為“體壇樣本”,可以說是非常高的評價了。
現在的全紅嬋體型的變化肉眼可見,增重了不少,骨架大很多,肚子上的肉肉在緊身衣的烘托下非常明顯。
即便體重上漲,依然做到“水花消失術”。
當王偉瑩的水花還在撲騰,全紅嬋的水花已經消失于水面,引得現場“哇”聲一片。
![]()
![]()
這個冠軍來得太不容易。
為了控制體重,她需要每天稱重三次,飲食精確到克,這對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小姑娘來說,簡直是種折磨。
賽后,全紅嬋的教練何威儀也表示,全紅嬋現在脛骨和踝關節都是受傷的,身上鼓起大包小包的,都貼著肌貼在堅持比賽,大家根本看不出來。
她每次上場前都要冰敷止痛再跳,但是大家看她好像沒事人一樣。
![]()
賽后的她,眼神里少了從前那種無憂無慮的光,多了幾分疲憊和沉重。
領獎時她強忍著眼淚,小心翼翼地撫摸著久違的金牌,那個瞬間讓無數人破防了。
![]()
![]()
全網都在心疼這個18歲的女孩,這一路承受的真的太多了。
全紅嬋不僅認真對待比賽,在家也是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經常幫爺爺爸爸干農活。
![]()
全紅嬋媽媽說女兒進入國家隊后一向報喜不報憂,每個月還是會堅持給家里寄生活費。
![]()
“我只要我女兒身體健康就好了。”
這又何嘗不是網友們的心愿呢?
02
全紅嬋這次全運會只報名參加兩個雙人項目,沒有參加單人項目。
所以關于十米跳臺單人項目的桂冠,陳芋汐成為最有可能奪冠的人。
近日,陳芋汐接受《體壇零距離》采訪。
這次她終于不再回避,直言會毫無保留去沖刺全運會十米臺單人冠軍。
![]()
東京奧運會上,陳芋汐搭檔張家齊獲得雙人10米跳臺金牌。
可是單人項目卻輸給了一鳴驚人的全紅嬋,獲得銀牌。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又是一模一樣的結果。
![]()
她和全紅嬋既是并肩作戰的隊友,又是賽場上的競爭對手。
這種關系本身就夠微妙的,再加上外界總是拿她們比較,壓力可想而知。
陳芋汐一度非常迷茫,心態陷入很深的低谷,非常想逃避這一切。
“巴黎奧運會之后,我能力是下滑的,所以小紅是屬于一個比較巔峰的時期。”
“我就沒有再想過我自己還能再站上10米臺,我覺得那種壓力和當時那種狀態,說實話就是我想逃!”
![]()
有時候訓練累到極點,她真的想過“要不就算了”。
但最后,她還是選擇留下,繼續拼。
能夠直面自己的脆弱,并且戰勝它,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強大?
![]()
陳芋汐眼睛濕潤回憶起這段經歷,并感謝有全紅嬋的雙人搭配,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將她原本沮喪的心一步步重新拾起。
所以她非常能理解全紅嬋后來遇到的種種壓力,這是他們作為運動員不得不面對的。
![]()
03
說真的,我們應該為這兩個姑娘都感到驕傲。
全紅嬋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是極致的天賦和堅持。
陳芋汐則讓我們明白,運動員也是人,渴望冠軍并不可恥,堅持到底最光榮。
她們兩個,一個像永不熄滅的火焰,一個像經歷風雨后更加堅韌的樹木,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體育精神。
![]()
希望我們作為觀眾,能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比較。
在她們站上領獎臺時給予掌聲,在她們狀態低迷時送上鼓勵。
無論輸贏,她們都是我們的驕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