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這兩年耳朵越來越不好使,跟他說話得扯著嗓子喊,有時候喊好幾遍他還聽岔,搞得我們都挺著急。之前他也戴過助聽器,但效果總不太理想,用他的話說就是“聽得見,聽不清”,雜音還大,戴久了耳朵累。我們都以為助聽器也就這樣了,能“響”就行,沒抱太大希望。
直到有一天,我爸偶然聽鄰居提起幫耳通,而且也在小區看到“易爾聰”的廣告,做了下功課,據說它不只助聽,還能調理耳朵,老爸就有點動心。我本來不太信,覺得又是套路,但看他實在難受,就陪他去了趟幫耳通店里看看。
![]()
一進門,就有個年輕姑娘熱情地迎上來:“叔叔您好!先坐,喝杯茶,我幫您登記一下,待會主任給您做個全面檢查。”她一邊招呼我們坐下,一邊問我爸是自己來的還是子女陪、之前戴過什么助聽器、效果怎么樣。問得特別細,態度也很真誠,不像有些地方一上來就推銷。等的時候,她還讓我爸看了易爾聰的宣傳片和手冊,我們心里慢慢踏實了一點。
沒過多久,主任就請我們進了咨詢室。他先問了我爸耳朵不舒服多久了、平時有什么感覺,接著安排他做了聽力檢測和耳脈儀檢測。結果顯示我爸是中度聽力損失。主任很耐心地跟我們解釋,說易爾聰是專門為國人設計的,有中文語言算法和AI降噪,不光是把聲音放大,還能調理耳朵本身。他還介紹了幫耳通的服務流程,說他們不是“治療”,叫“聽力康復調理”,是通過一套系統的方法,幫耳朵慢慢恢復功能。
![]()
主任推薦了兩個調理方案:一個是一個月的,包含一臺易爾聰助聽器、4次舒耳通竅調理和4盒藥膳;另一個是三個月的,內容更豐富,調理次數多,還加了外用產品。他特別講到易爾聰有個“音藥調理”,說是融合了中醫“五音療疾”的理論,能刺激聽覺神經修復;還有針對耳鳴的“音訓調理”,可以定制一種聲音,把我爸耳朵里老是響的那個聲音“蓋”過去。我爸一聽能調理,就決定選三個月的。
后來,我也陪我爸去了幾次幫耳通。每次做調理,調理師就會帶著他的健康檔案本,陪他去復查。主任會把這次的檢測數據和之前的對比,告訴我們聽力有進步。剛開始我爸覺得效果慢,有點沒信心,調理師就安排了一位調理得不錯的叔叔跟他聊天,還放了一些案例視頻。看完之后,我爸又有了勁頭。他們還會提醒我爸按時吃藥膳,問助聽器用起來順不順手,特別負責。
![]()
現在調理了快兩個月,我爸聽人說話清楚多了,耳鳴也輕了不少。他常說:“這次不只是戴了個機器,是真的感覺耳朵在變好。”我也真心覺得,幫耳通這一套調理方法,和我們以前接觸的不太一樣——它不是急著“治”,而是慢慢“養”,讓人安心。
如果你家里也有老人耳朵不好,不妨也帶他們去幫耳通看看。不一定非要“治”,但調理一下,或許真的能改變生活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