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 “丟盡國家顏面” 的痛批,一邊是 82% 的內閣支持率暴漲,一邊是國際社會的集體看呆,一邊是日本年輕人的瘋狂追捧。
![]()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外交秀,簡直比電視劇還魔幻,“媽媽桑外交”讓人一度震驚。
從挽著特朗普下樓梯的 “親密名場面”,到 APEC 會議上突襲搭訕的 “杵桌名場面”,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在引爆爭議。
對此蔡正元更是在媒體鏡頭面前,毫不隱晦的進行了調侃。
![]()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明明高市早苗的爭議聲很大,可她的支持率卻突飛猛進。
那么,這背后到底是個人風格的翻車,還是日本外交的無奈選擇呢?
高市早苗的 “媽媽桑外交”
要說最近最火的外交名場面,高市早苗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這可不并不是在夸她,而是她的操作實在太顛覆認知了。
![]()
最出圈的當屬 11 月 2 日的 APEC 會議現場,當時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正低頭認真記筆記,完全沒注意到身后的動靜。
見此情形,高市早苗不緊不慢地繞到他身后,突然露出笑臉,側身扭著身子就開始搭話。
![]()
這猝不及防的阿爾巴尼斯嚇得一哆嗦,趕緊倉促起身握手,全程表情都透著尷尬。
可這還不算完,官邸主動發布的視頻里這種 “名場面” 不計其數。
![]()
高市早苗坐著椅子滑向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聊天,沒控制好距離直接碰到了旁邊外長的手肘。
跟智利總統博里奇見面時,她更是二話不說就主動摟住人家,那親昵勁兒完全忘了這是嚴肅的外交場合。
![]()
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此前特朗普訪日時高市早苗的言行舉止更離譜,全程笑容燦爛,跟在特朗普身后像個追星的小姑娘,兩人手挽手下樓梯的照片被瘋傳”。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面對這份熱情卻全程冷淡,連經過日本國旗時都沒按禮儀鞠躬,把高市早苗驚得當場張大嘴巴,這一幕被鏡頭拍下來成了全球網友的笑料。
![]()
當這些畫面傳到網上后,直接讓日本網友炸了鍋,這哪是首相,分明是小酒館的媽媽桑,完全不懂外交禮儀。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網友各種尖銳批評撲面而來,把高市早苗的 “親密外交” 批得一無是處。
82% 支持率背后的真相
按道理說,首相在國際上丟了這么大的臉,國內支持率肯定會暴跌,但現實卻恰恰相反。
![]()
據官方報道, 高市早苗內閣的最新民調支持率高達 82%,比前任足足暴漲了 38.3 個百分點。
更讓人意外的是,支持高市早苗的群體還特別廣泛,18-29 歲的年輕人支持率飆到了 88%,就連向來保守的 60 歲以上群體,支持率也有 76%。
而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支持她的人其實大多是沖著 “打破傳統” 來的。
![]()
在很多日本民眾看來傳統政客的外交太刻板,而高市早苗的 “親民風格” 能讓日本在國際上顯得更接地氣。
尤其是年輕人覺得這種 “不拘一格” 的互動方式很新鮮,能拉近日本與其他國家的距離。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同樣尖銳,批評者認為外交場合講究的是莊重和分寸,高市早苗的行為完全突破了禮儀底線。
![]()
更有人戳破本質:“她之所以裝熟搞親密,根本是因為日本在 APEC 沒拿到任何實質成果,只能靠肢體表演刷存在感。”
這里還有個繞不開的性別爭議,有人覺得換成男性領導人做類似的肢體接觸,大概率會被解讀為 “強勢”“有魄力”。
可高市早苗作為女性首相,就被貼上了 “不莊重”“媽媽桑” 的標簽,這本身就不公平。
![]()
當然,這些反駁的聲音也很有力,聲稱問題根本不在性別,而在分寸感。
因為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是女性,她們靠冷靜、專業的表現贏得了全球尊重,從來沒靠過度親密的肢體語言博眼球。
![]()
更何況高市早苗自己還公開說崇拜撒切爾,想打造 “鐵娘子” 人設,結果實際表現卻跟人設嚴重脫節,難免讓人失望。
5500 億砸出的 “依附式外交”
而高市早苗之所以這么 “拼”,表面上看是 “風格獨特”,實際上卻是 “別無選擇”。
她對特朗普的 “迷妹式外交”可不是單純的熱情,為了討好特朗普,她特意準備了安倍晉三用過的高爾夫推桿當禮物,安排全是美國食材的午餐,甚至公開宣稱要提名特朗普諾貝爾和平獎。
![]()
除此之外,高市早苗還送上了 5500 億美元的對美投資 “大禮包”,堪稱下了血本。
可這么大的投入換來的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美國不僅沒給日本減免關稅,反而讓日本成了 “美國經濟燃料”,把大量資金和資源流向美國,卻沒拿到任何實質回報。
而她之所以被冷淡還這么做,核心原因是日本的外交離不開美國,高市政府把對美關系當成重中之重。
![]()
不僅跟美國簽署了造船、技術交易、重要礦產與稀土合作等多個備忘錄,還在推動日美韓、日美菲等 “日美 +” 小多邊合作網。
但話又說回來了,這種 “依附式外交” 根本不長久,因為日本一直處于美國 “軸輻式” 同盟體系中,不管是深化與其他盟國的合作,還是應對亞太地區的安保變化,都得看美國的臉色。
不得不拼的 “無奈之舉”
不僅如此,高市早苗這種外交風格,跟她的執政困境密切相關。
![]()
2025 年 10 月當選首相后,她的日子并不好過 , 自民黨與公明黨的聯盟破裂導致國會席位不足,最后只能靠與日本維新會的 “勉強合作” 才保住執政地位。
這種弱勢局面讓高市早苗不得不另辟蹊徑,對內她需要靠亮眼的外交表現凝聚執政聯盟的凝聚力。
對外她急需通過國際場合的曝光度,證明自己的執政能力。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選擇 “親密外交” 這種極端方式,試圖用個人化的互動突破外交經驗不足的短板。
![]()
更有意思的是,她的很多外交動作都透著 “急功近利”,比如跟特朗普互動時,通篇都在強調 “日美是世界最偉大同盟”,卻沒提任何日本的具體訴求。
而在APEC 會議上忙著跟各國領導人搞親密互動,卻在實質議題上沒什么建樹。
現在的高市早苗,陷入了 “爭議越大、支持率越高” 的怪圈。雖然暫時來看她的外交表現確實幫她穩住了執政地位,保守勢力得到整合。
![]()
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隱患卻不少,實質外交成果匱乏是最大的硬傷,不管是 5500 億美元對美投資,還是各種親密互動,都沒給日本帶來真正的利益。
一旦民眾的新鮮感過去,或者日本面臨實際的外交危機,這種 “表演式外交” 便會失靈,高市早苗的風格很難再獲得支持。
而高市早苗的行為也引發了不少國家的反感,澳大利亞、智利等國的領導人在與她互動時的尷尬反應,其實已經說明了問題。
![]()
外交的核心是互利共贏,靠肢體表演和投機取巧,根本換不來真正的尊重。
說到底,高市早苗的 “媽媽桑外交”,本質上是日本外交困境的縮影。
既想在國際上刷存在感,又缺乏足夠的實力和底氣,既想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又不得不依附美國的庇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