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技術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人工智能正成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11月6日,2025“潼遂一體”數智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重慶市潼南巴川中學校人工智能強校建設啟動儀式在潼南巴川中學舉行。
來自潼南、遂寧兩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各中小學校負責人,國內智能領域專家、教育學者以及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與基礎教育融合的創新路徑。
![]()
重慶市潼南巴川中學校人工智能強校建設啟動儀式。張源攝
“‘潼遂一體’不僅是區域協同發展的戰略選擇,更是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重要路徑。”潼南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劉志勇表示,潼南區將依托“遂潼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和推廣共同體”,進一步深化“潼遂”在數字教育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數字教育協同發展示范樣板。
![]()
潼南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劉志勇講話。張源攝
“從‘特色科技教育’向‘普適性AI素養培育’”升級,成為潼南巴川中學發展的必然選擇。”重慶市潼南巴川中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蘇小波介紹,自潼南巴川中學建校以來,學校就把“科學教育”確定為貫穿育人全程的“核心素養工程”并構建了分層遞進、多維賦能的實踐育人體系。
蘇小波表示,該校將以理念為魂錨定智能教育方向,以課程為基貫通全學段成長路徑,以師資為要打造專業教學團隊,以資源為撐搭建實踐創新平臺,以評價為引完善育人閉環,全力打造區域乃至全國AI教育高地,為基礎教育數智教育新樣態貢獻力量。
![]()
重慶市潼南巴川中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蘇小波致辭。張源攝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創新與評價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夫運以“基于新課標、新教學的學校人工智能融合路徑”為題,深入解析了新課標框架下AI技術與日常教學融合的實施重點與落地方向。北京大學-TBI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聯合實驗室研究員姜振鵬以“人工智能強校是中小學校唯一未來”為題,從教育發展趨勢層面,闡述了人工智能對重構中小學教育生態、提升育人質量的關鍵作用。
此外,遂寧市河東實驗小學校黨總支書記夏典舉結合該校建設實踐,以“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為題,從智慧校園、智慧教學、智慧評價三個方面分享了該校作為四川省第一批智慧教育示范學校創建單位,在智慧校園生態體系建設中的具體舉措、先進經驗與典型案例。(張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