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菊韻飄香。重陽節期間,由福建省民政廳主辦的“情牽重陽 福澤兩岸”首屆閩臺孝親敬老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活動以“福、善、孝、美”為主線,通過文化展演、主題研討、實地走訪等形式,推動兩岸同胞共話孝道、共商銀齡事業,生動展現了福建民政推動兩岸融合、服務民生福祉的責任擔當。
以“福”為橋,賡續尊老傳統
活動首站設于羅星塔公園,開啟“福”之篇章。兩岸長者與青年代表攜手登高祈福,懸掛象征安康的絲帶,共誦《九九重陽賦》,以“福”文化凝聚血脈深情。一行人參訪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等歷史地標,進一步深化了閩臺同根同源的文化認同。
本篇章以山海為證,將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融入民俗實踐,筑牢了兩岸民間交流的情感根基。
![]()
現場表演
![]()
懸掛象征安康的絲帶
以“善”為媒,弘揚時代新風
“善”篇章活動在福州市社會福利院舉辦,活動現場為福建省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及“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稱號的單位與個人頒獎。
現場,福建省民政廳黨組書記陸菁提出三點倡議:共筑親情之橋、共謀養老之業、共繪幸福之景,強調要將“銀色浪潮”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金色動能”。
作為弘揚“善”文化的重要窗口,福州市社會福利院以其專業的養老服務和完善的設施環境,向兩岸嘉賓生動呈現了新時代養老事業的實踐成果。
活動期間,以“茱萸”與“紅豆”為意象的動漫吉祥物跨海亮相,融匯中華孝親敬老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以溫情創意傳遞“兩岸一家親”的綿綿情誼。
![]()
福建省民政廳黨組書記陸菁在現場致辭
![]()
頒獎現場
以“孝”為脈,深化銀齡協作
在晉安區兩岸社區交流中心舉辦的“孝”篇章中,閩臺養老實踐者齊聚一堂,分享經驗感悟。臺籍代表凌淑芝以《以護理踐初心,以孝親連兩岸》為題,講述了扎根福建服務長者的事跡;閩臺專家圍繞“銀發經濟”與“居家養老”展開深入交流,推動養老標準互認與產業協同發展。
現場還上演了少兒誦讀《朱子家訓》、古箏演奏《九九艷陽天》等多個富有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文藝節目,讓孝道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活力,彰顯“百善孝為先”的精神。
活動現場
以“美”為韻,涵養文明家風
“美”篇章在鼓嶺柱崗頂溫情上演。活動現場,“福遇良緣”婚姻登記打卡點正式啟用,五對金婚銀婚夫婦重溫誓詞,弘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家風美德。閩南語金曲《海峽兩岸一首歌》等節目喚起濃濃鄉情,全場齊唱《愛拼才會贏》,展現閩臺兒女攜手奮進、共創美好生活的精神風貌。
本篇章以婚俗改革與家風建設為切入點,拓展了“福澤兩岸”的人文內涵。
![]()
金婚銀婚夫婦重溫誓詞
本次活動通過“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不僅搭建了兩岸養老政策互鑒與產業協作的平臺,更以“茱萸紅豆”等文創設計拉近心靈距離。參加活動的臺胞代表表示:“活動促進孝親敬老的美德在兩岸代代相傳,意義深遠。”
未來,福建省民政廳將持續擦亮“福澤兩岸”品牌,推進養老標準互認、人才共育,以孝親敬老文化為紐帶,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注入更多溫暖與力量。(文/圖 福建省民政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