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濤)“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目前,我們通過構建‘智慧中樞+閉環處置’監管機制,推動從‘人治’向‘智治’轉變;創新‘政策激勵+分類指導’推進機制,實現從‘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健全‘全民參與+信用約束’共治機制,推動從‘單向監管’向‘多元共治’的升級,持續深化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推動全方位治理,堅決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線,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11月5日,在漢陰縣舉辦“陽光食安·智慧監管”明廚亮灶成果報告會上,漢陰縣人民政府縣長吳奎說道。
![]()
走進漢陰縣榮盛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食在漢陰‘碼’上放心”的公示牌,漢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石良局長介紹道:“顧客通過掃描公示牌上對應的二維碼,就可以通過視頻直觀地看見該企業后廚的衛生、人員、食材等情況,還可以在手機上可見店鋪公示、監管信息及菜單信息。監管終端,AI算法可以自動識別未佩戴口罩、垃圾桶未常閉等違規行為,我們的監管人員可以實時喊話讓餐飲企業及時進行整改。”
![]()
記者在魏氏面館、逍香源胡辣湯、福滿園酒樓等餐飲單位實地踏訪時看到“明廚亮灶”監控顯示屏與監管平臺的實時對接情況,可以直觀了解食材儲存、烹飪操作、清洗消毒等關鍵環節的規范化流程。
漢陰縣餐飲協會會長石燕表示,“明廚亮灶”讓后廚從“幕后”走向“臺前”,給了消費者看得見的安心,更成為提升行業管理水平的“好幫手”,未來將繼續帶領同行把“安全”打造成漢陰美食的核心標簽。
![]()
漢陰鳳凰國際酒店負責人黃友明以餐飲從業者和消費者的雙重身份分享說,過去后廚是“閑人免進”的神秘地帶,如今通過“掃碼看實況、屏幕看流程”。智慧監管實現了從“事后補救”到“事前預防”的轉變,酒店食品安全投訴率保持為零,不僅提升了客流和復購率,更拉近了與顧客的情感距離,是對顧客的尊重與品質的承諾。
采訪中,漢陰縣住建局局長張珍珠告訴記者:“明廚亮灶智慧監管讓我們的城市'面子'更靚,'里'更實。通過商戶們主動配合對店鋪招牌的統一規范,促使街區變得整潔有序、暢 通,同時通過解決油煙直排等問題,不僅改善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也持續優化城市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通過后廚的透明化監管,我們能更有效地排查糾治違規使用燃氣、私搭亂接電線等安全隱患,實現了燃氣安全實時管控,為城市安全運行增添了又一道堅實的'防火墻'。”
據了解,截至目前,漢陰縣1100家餐飲經營單位全部接入智慧監管平臺,實現實時監控無死角、全流程、全覆蓋的透明化、智慧化、全鏈條食安防線,有效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