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河北,石家莊、唐山、保定等地今天(6日)都出現了大霧天氣,局地能見度不足500米。受此影響,多條高速一度采取交通管制。
在河北石家莊,一大早,市區就被大霧籠罩,且能見度較低,遠處的建筑物只能隱約看出輪廓。
受大霧影響,從今天凌晨開始,途經唐山、保定、石家莊、滄州、衡水、邢臺和邯鄲的18條高速沿線站口,臨時封閉。當地交警加強巡邏,并在重要路段鳴笛預警,提醒車輛謹慎駕駛。
![]()
上午10點,隨著霧氣逐漸消散,受影響的高速陸續恢復通行,但部分站口仍禁止危險品車輛駛入。
此外,河北省氣象臺預報,今明兩天,張家口、邯鄲、承德等地將出現雨雪天氣,公眾要注意防寒保暖。
京津冀大氣污染持續
因何而起?
從11月3日開始,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污染積累,再次出現一次較大范圍的大氣污染過程。那么這次的污染因何而起?未來又將如何走向?看專家分析。
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消息,11月3日,京津冀區域主要大氣污染物PM2.5濃度逐漸上升。4日,河北南部、山東和河南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5日,京津冀中南部多個城市出現短時重度污染;截止到今天早晨6點,京津冀魯豫5省市中,有24個城市PM2.5日均濃度超標,其中PM2.5日均濃度峰值出現在5日的邢臺,為155微克/立方米。北京市從5日11點起達到中度污染,5日16點起達到重度污染級別。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自發:從4日開始到5日凌晨,整個東南沿海地方都吹偏東風,所有源于大陸的污染物,都往太行山前匯聚。太行山的南邊,河南焦作等地方吹偏南風,所以整個源于大陸的污染團,基本上在5日開始,沿著太行山往北聚集,然后下午偏南風進一步加強,整個污染團往北京聚集。
預計到明天,京津冀大部為偏東和偏東北風,中午前后有降水抵達北京,空氣質量有望改善至優良水平;8日,受污染回流影響,表現為2級良至3級輕度污染;9日起,在明顯冷空氣活動的影響下,空氣質量徹底改善。
專家分析:京津冀今冬污染天氣
持續時間和強度如何?
專家分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由于整體污染負荷較高,遇到不利的氣象條件,還有可能出現重污染天氣,但是這種污染天氣持續的時間和強度,已經遠遠小于前幾年的狀況。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自發:從現在到年底,可能有3次至4次這樣區域性的污染過程,但不會像以前一樣動不動爆表。像北京,PM2.5剛好超過重度污染,比如說150微克每立方米,這個是重污染的線,現在也就是比它超多一點點。它整個區域的排放水平和污染的累積程度,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只有最高的這個水平了,再往上漲也沒有了。
專家分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目前的鋼鐵、建材等行業,都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大氣污染物排放數值已經降低了一半左右,而且這些企業在應對重污染天氣時,都有一整套的預警方案,能夠有效削減污染物峰值。另外隨著生態環境部實行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推動減污降碳相關產業的結構調整,污染負荷將進一步下降。再過幾年,預計到2030年,重污染天氣將不會再出現。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自發:現在硫氧化物減排已經達到百萬噸級了,下一步就是氮氧化物的減排,通過五年左右時間,我估計機動車,特別是柴油車和新能源車會得到很大改善,交通上的氮氧化物會得到很大削減。“十五五”期間,VOC揮發性有機物,這部分減個上千萬噸,基本上到2030年的時候,重污染天氣基本上就消除掉了。
(總臺央視記者 蔣曉平 董良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