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國際貴金屬幣的最初印象,或許還停留在傳統圓形形制上。但近年來,隨著造幣工藝的持續精進與設計思維的大膽突破,已有許多貴金屬幣跳出單一的造幣思維,主動向藝術章牌的創作邏輯靠攏,逐漸蛻變為盈盈可握的微型雕塑。相比傳統硬幣,這類顛覆傳統的貴金屬幣更具觀賞性與把玩性,既是值得投資的收藏品,也是能隨時握在手中、欣賞匠心細節的精美工藝品。
![]()
德國錢幣商MDM經華納兄弟娛樂公司授權開發設計,并獲薩摩亞官方授權發行的霍格沃茨城堡3D仿古銀幣,便是一枚堪稱“掌中雕塑”的精美貴金屬幣。該枚銀幣重量為5盎司,成色為99.9%,尺寸為66.3×80×41毫米,面額為10薩摩亞塔拉,發行量為499枚。
![]()
這枚仿古銀幣將薩摩亞國徽置于底座中央,并刊“薩摩亞”字樣、重量、面額、成色、材質及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版權標識。邊緣的一圈凸起有助于減少圖案磨損。
![]()
底座上為霍格沃茨城堡的立體模型,形態凝練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原版模型的匠心神韻,同時與3D精密建模技術及3D造幣工藝深度交融。華納兄弟為電影耗時打造的霍格沃茨城堡模型,凝聚了86位藝術家與工匠的心血,期間采用了逾2500種纖維材料,才成就了魔法世界的經典建筑,而這枚仿古銀幣則將原版模型進一步凝縮為精致的立體奇觀。當錢幣集藏者們的目光落于這枚仿古銀幣時,3D造幣技術帶來的視覺突破,遠超傳統貴金屬幣的二維呈現,讓霍格沃茨城堡的每一處建筑細節都掙脫平面束縛,于掌心鋪展開一場魔法建筑微觀盛宴。
![]()
這座微縮城堡雖小,但建筑層次清晰分明,重要元素亦精彩呈現:主塔樓、禮堂、天文塔、魁地奇球場區域等標志性建筑,在仿古銀幣上都有對應呈現。禮堂區域的長窗排列規整,復刻了師生們共享盛宴的空間記憶;庭院區域的鏤空設計,巧妙展現了建筑內部的結構層次;塔身紋理模擬了石材的粗糙質感,鏤空細節與凸起的裝飾紋路,在金屬材質的映襯下更顯工藝精湛。在不同角度的光影折射下,仿古銀幣表面的明暗變化勾勒出城堡的縱深與體積,讓其建筑細節在靜態中煥發著動態的視覺活力。
山巖底座的塑造同樣令人稱道。那些看似隨意的褶皺與凸起,實則是對霍格沃茨所處懸崖地貌的藝術化再現。金屬的冷硬質感與山巖的粗獷紋理形成奇妙平衡,既保證了仿古銀幣的質感厚重,又通過細節的雕琢避免了整體的呆板,尤其烘托了魔法世界奇幻神秘的氛圍。
![]()
此外,山巖底座上還鑲嵌有一枚印有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校徽紋章的銘牌。該枚校徽紋章由象征格蘭芬多的獅、拉文克勞的鷹、赫奇帕奇的獾、斯萊特林的蛇這4個學院的代表動物組成,并環繞著“霍格沃茨”(Hogwarts)首字母“H”。銘牌上下配有兩條綬帶,上方綬帶鐫刻校名“霍格沃茨”,下方綬帶鐫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校訓“DRACO DORMIENS NUNQUAM TITILLANDUS”,意為“眠龍勿擾”。
![]()
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校徽(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華納兄弟利維斯登工作室展出的1:24比例霍格沃茨城堡模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劇照 霍格沃茨城堡是J.K.羅琳所著魔幻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系列電影《神奇動物在哪里》及其他相關衍生作品中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核心主體建筑,其許多建筑元素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原型。根據小說設定,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位于蘇格蘭高地,建于公元10世紀,專門招收英國11歲的男女學生(至17畢業),教授他們各種魔法知識和技能,并將他們分入4個學院:格蘭芬多、拉文克勞、赫奇帕奇和斯萊特林。這所學校是幾代巫師追尋魔法真理、堅守正義信念的精神象征。
對“哈迷”而言,這枚仿古銀幣的意義遠不止于貴金屬收藏。它是影視IP與錢幣藝術跨界融合的典范,承載著一代人對魔法世界的情感投射。“狹窄的小路盡頭突然展開了一片黑色的湖泊。湖對岸高高的山坡上聳立著一座巍峨的城堡,城堡上塔尖林立,一扇扇窗口在星空下閃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這段經典描寫,讓“哈迷”記憶猶新。當錢幣集藏者們凝視著仿古銀幣上的城堡,那些電影里的名場面也會自然浮現:哈利三人組在天文塔的冒險、魁地奇比賽的激烈角逐、大禮堂里的分院帽儀式……至此,這枚3D仿古銀幣便成為了情感的載體,虛構的魔法記憶也有了可觸摸的實體。
聲明:本文轉載自"中國金幣網"官網,作者:松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