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宇宙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偉大的英雄和絕對的惡棍,還有那些層次遠為豐富的角色。比如那些起初看似和善,但隨著時間推移,卻暴露出自私自利,有時甚至是徹頭徹尾惡劣本性的人物。
一個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前魔法部部長康奈利·福吉,他的行為,無論有意無意,都幫助了伏地魔重掌大權。
他性格的復雜性引發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他當年究竟在哪個學院就讀?
關于這個問題,官方設定中并沒有給出答案。
因此,粉絲們只能靠猜測推導答案。
大多數人一致認為,福吉既不可能來自格蘭芬多,也不可能來自拉文克勞。主要的爭論圍繞著斯萊特林和赫奇帕奇展開,而這位部長的個性特質更是為這些爭論火上澆油。
![]()
首先,讓我們排除掉最不可能的兩個選項。福吉沒有一絲一毫格蘭芬多的勇氣。恰恰相反,驅動他行為的幾乎總是恐懼。
他避免沖突的傾向并非源于熱愛和平,而是恐慌性地渴望保住自己的職位。他不會為了真相勇往直前,而是選擇把頭埋進沙子里逃避,這使他與猩紅與金色塔樓里的居民們截然相反。
拉文克勞也同樣可以排除。這個學院以渴求知識、智慧以及不惜一切代價追尋真相的意愿而聞名。
而福吉則恰恰相反,他隨時準備對任何無可辯駁的事實,比如伏地魔的歸來,視而不見,只要這些事實威脅到了他安逸的世界。
在他身上,自我保護的本能總是壓倒求知欲和成長的渴望。
因此,選擇范圍縮小到了兩個學院,而且雙方都有支持的理由。
![]()
這是最明顯也最受歡迎的選項。福吉展現了許多經典的斯萊特林特質:
他渴望權力,并拼命抓住部長的職位不放。正如鄧布利多所指出的,他被自己對權位的迷戀蒙蔽了雙眼。
狡猾與詭詐。
只要還能利用哈利的名氣為自己謀利,福吉就對哈利表現得十分友好。而當波特成了他"穩定局面"的威脅時,這位部長便毫不猶豫地發動誹謗攻勢來對付他。
他允許攝魂怪給年幼的小巴蒂·克勞奇一個"攝魂怪的吻",僅僅是為了讓他閉嘴。他還利用珀西·韋斯萊來監視自己的家人。
對血統純正的偏見。
福吉瞧不起啞炮(比如對阿拉貝拉·費格)和混血巫師(比如他對馬克西姆夫人的指控)。他輕易就受到像盧修斯·馬爾福這樣的純血統巫師的影響,卻拒絕傾聽那些他認為地位低于自己的人。
當他需要鄧布利多的威望時,他不斷向鄧布利多尋求建議;但一旦鄧布利多變得礙事,他又毫不猶豫地玷污其名譽。
他還指派其他人,比如多洛雷斯·烏姆里奇,替他干臟活,以便日后可以輕松地與她們撇清關系。
所以,從這方面看,他完全符合這個"綠色學院"的標準。
![]()
也有粉絲在福吉身上看到了赫奇帕奇的影子。如果你還記得,這個學院以其成員不愿卷入沖突、勤奮努力和忠誠而聞名。
福吉確實避免對抗,并且在某種意義上是忠誠的,不過不是對朋友,而是對他自己所信奉的"秩序"與"穩定"的理想。
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以詆毀哈利和鄧布利多的信譽,這或許可以勉強算作是勤奮。
他顯然缺乏赫奇帕奇的關鍵品質——強烈的正義感。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把海格送進阿茲卡班,僅僅是為了"以防萬一"。
還存在另一種有趣的可能性。
很有可能,他在內心深處是個斯萊特林,被對地位的渴望所驅動,但同時卻又懷有赫奇帕奇式的對公開沖突的恐懼。不排除他也像哈利一樣,曾自己向分院帽請求進入某個特定的學院,以便更好地為他的職業生涯服務。
例如,他可能選擇了赫奇帕奇,以便在公眾面前顯得更可靠、更誠實,因為當時人們對斯萊特林出身的巫師抱有更大的偏見。
總之,他當年究竟在哪個學院就讀或許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集兩個學院最糟糕的特質于一身:從斯萊特林那里,他承襲了毫無原則的野心和偏見;從赫奇帕奇那里,他學到了懦弱地回避沖突,這種回避并非出于善良,而是源于害怕失去權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