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物理 AI,已經能讓人產生錯覺了?
這是機器人還是真人?

從昨天到今天,全球大半個互聯網都在討論小鵬的人形機器人 IRON。
![]()
![]()
大家的「福爾摩斯」本能瞬間覺醒。
![]()
小紅書網友熱議,發布會上步態演示的機器人,其實是真人 + 皮套。
不過,面對鋪天蓋地的討論,小鵬似乎一點也不慌。在一個網友評論:「100% 真人在里面」的下面,何小鵬回應道:「感謝認可。」
![]()
11 月 6 日,小鵬汽車在廣州新總部舉行 AI Day 2025,正式宣布 —— 這不再只是造車公司,而是一家 AI 公司。
基于自研的 Xpeng VLA 2.0 大模型,小鵬衍生出一整套 AI 定義的應用,最新一代人形機器人 IRON 一出場,旋即引發大量討論。
小鵬在機器人領域已深耕 7 年。從最早的四足形態一路進化,如今終于來到完全類人的階段。
IRON 擁有全新的「類人骨骼結構」、仿生肌肉系統以及「全覆蓋柔性皮膚」,機械感大幅降低,觀感更接近真實的人類。
上一代 IRON 就能實現相對平穩的行走,而且據稱既非預編程、也非遠程操控。而這一次,走得更穩、更自然,甚至帶點氣場—— 雖然官方沒細說是不是后臺控制,但僅憑現場那幾步,就足夠讓人印象深刻。
IRON 身高約 1.78 米,比 1X 的 NEO 等公司的機器人更高些,體重達到 70kg。
![]()
![]()
雙手使用微型諧波關節,擁有 22 個自由度(DOF),僅比人類少 5 個。這意味著它已經能完成一些復雜的日常動作 —— 比如疊衣服、擦桌子、整理物品等精細任務。
全身共有 65 個自由度,具備類人脊柱運動能力,比 NEO 還要多出 10 個。


走出如此魔鬼的步伐,顯然離不開背后運動「小腦」,雖然官方并未就此給出更多信息。但從上一代機器人的運控和硬件討論來看,實力不俗。
而從目前官方和網上流傳內容看,硬件看起來很厲害。

![]()
小鵬人形機器人正在帶網友參觀總部。來自 x@FredericLambert
有意思的是,不同于 NEO 那種「保守」的擊劍教練式造型,IRON 的外觀可定制男性或女性特征 —— 通過柔性 3D 網格結構 與 軟質皮膚材料,實現擬人的身體曲線與觸感。
和 NEO 類似,3D 打印的蜂窩網格織物,既能提供結構強度,又具備足夠的柔韌性,觸感也很溫柔。


IRON 的靈魂來自小鵬自研的 AI 大腦 —— 由 三顆圖靈 AI 芯片 驅動,總算力高達 2,250 TOPS。
它整合了 VLT + VLA + VLM 三大認知模型,能在同一套系統內實現視覺感知、語言理解與動作決策,做到所見即所動、所動能交流。
頭部采用 3D 曲面顯示屏,不僅是「臉」,也是交互界面,實現更自然的人機交流。

新 IRON 使用全固態電池,但尚未公布容量或續航。
![]()
一些網友覺得看起來很像 eva 里的莉莉絲,不知道初號機什么時候發布。
![]()
相比特斯拉、1X 等高喊 2026 年量產口號的玩家,小鵬顯得更為克制。
官方計劃 2026 實現 IRON 的量產,但只會在自有商業場景中使用 —— 比如充當展廳導覽員、接待員或銷售顧問。
事實上,小鵬此前已經嘗試過讓 IRON 上生產線 —— 任務是擰螺絲。結果發現,機器人干得還不如工人:效率低、維護貴、易損壞。于是,小鵬很現實地認為,暫時不適合規模化生產。
何小鵬也并不避諱這一點。他認為,人形機器人終將進入工廠與家庭,但節奏不會太快。工業應用,大約 3–5 年;家庭普及:約 5–10 年。
因此,明年你在全球的小鵬展廳就能看到 IRON 的身影,它會先作為門店員工上崗。
與此同時,小鵬還將推出 IRON SDK,開放開發接口,邀請第三方共創更多應用場景。首批合作方包括 寶鋼集團 等大型企業。
不過在此之外,很多網友呼吁,能不能脫掉衣服再走一遍?你的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