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運簽#
近期,兩所高校食堂的菜品引發關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食堂推出的清蒸螃蟹,小的僅售 8.8 元一只,大的 12.8 元一只,網友紛紛曬圖感嘆 “太親民”,直呼羨慕。而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第九食堂剛開業時推出的 999 元一只帝王蟹,卻在爭議中暫停供應,兩件事放在一起對比,讓大學食堂的定價和定位成為討論焦點。
![]()
浙大食堂的螃蟹走紅后,學校后勤集團工作人員回應,食堂主要服務學生,定價依據校內系統,并非刻意和校外比價。這些螃蟹由學校采購部門直接采購,沒有中間環節,而且屬于時令菜品,隨著天氣轉冷已經停售,避免造成浪費。校外人員也能通過預約進入校區,在多個食堂就餐。
而南大的帝王蟹則是第九食堂在服務升級和菜品測試階段推出的,有學生表示,食堂工作人員起初說僅供展示,后來卻有兩只被賣出,之后就不再上新。面對爭議,學校后勤部門發布說明稱會弘揚勤儉節約風尚,調整菜式供應。
![]()
有分析認為,大學食堂的低價得益于資源渠道、集中采購和財政補貼三方面支持。這也解釋了浙大 8.8 元螃蟹的由來,再加上浙江是螃蟹產地,運輸成本低,定價自然親民。
有人認為 “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賺錢為中心差別很明顯”,直言浙大這個價格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全靠補貼支撐。也有網友覺得,“這是稻田蟹不是大閘蟹,菜市場里類似規格的價格本就不高”,還有學生表示 “8.8 元不算貴,但更愿意買 5 元左右的下飯菜,螃蟹只能偶爾打牙祭,不適合日常消費”。
對于南大的 999 元帝王蟹,支持的學生認為,這是服務升級的體現,校外餐廳帝王蟹價格更高,學校的定價很實惠,還能拼單分攤費用,不會造成負擔。反對者則表示,大學食堂應堅守公益屬性,高價菜品和高校倡導的勤儉節約價值觀不符,容易引發不良風氣。
![]()
其實這兩件事的爭議核心,本質是大學食堂該如何平衡公益屬性和多樣化需求。浙大的低價螃蟹,是利用自身優勢落實公益服務,讓學生享受到實惠;南大嘗試高端菜品,或許是想滿足部分學生的多元需求。
高校食堂既要有讓大多數學生吃得起的平價菜,也可以在合理范圍內提供特色菜品,但必須守住公益底線,不能偏離服務師生的根本宗旨。對于學生來說,無論價格高低,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消費才是關鍵,而高校在推出各類菜品時,也該充分考慮學生群體的特點,兼顧實用性和引導正確的消費觀,這才是食堂服務的應有之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