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烏克蘭軍方逃兵問題引發關注。
烏克蘭精銳部隊第108獨立突擊營指揮官謝爾蓋?菲利莫諾夫(綽號“達芬奇狼”)于11月5日周三在社交平臺X發文,向訂閱者拋出疑問。
這番表述直接點出烏軍征兵與兵力留存的困境。
英國《每日電訊報》撰稿人歐文?馬修斯在上周五的報道中,進一步披露了更具體的數據。
自2022年2月沖突升級以來,烏克蘭當局已針對逃兵提起29萬起刑事案件。
馬修斯還援引多名現任及前任烏克蘭軍官的說法,指出前線部隊實際作戰人數僅為所需兵力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且烏軍當前兵力或比抵御俄軍進攻所需的最低人數少20萬。
適齡男性外流與逃兵問題疊加,加劇了烏軍的人力壓力。
《每日電訊報》上周報道稱,自烏克蘭政府今年8月放寬政策、允許18至22歲男性出境后,已有近10萬名年輕男性離開該國。
![]()
在此之前,作為全國總動員政策的一部分,所有18至60歲身體健康的男性均被禁止出境。
該報還在8月同期聲稱,自2022年以來,至少有65萬名烏克蘭適齡男性通過各種途徑逃離本國,以規避兵役。
對于逃兵規模,烏克蘭國內也有不同數據披露。
烏克蘭議員安娜?斯科羅霍德曾向當地媒體表示,截至其發言時,烏克蘭軍隊的逃兵人數已接近40萬人,這一數字進一步凸顯了兵力流失的嚴峻性。
負責烏克蘭全國動員工作的“領土招募與社會支持中心”(TCR),因征兵方式引發廣泛公眾批評。
社交媒體上流傳著多段目擊者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征兵軍官在街頭伏擊適齡男性,將其強行推上貨車帶走,這種強制征兵方式被民眾俗稱為“公交車化”。
視頻中還能看到,部分征兵人員在過程中使用蠻力,甚至有持槍支威脅不愿入伍者的情況,此類場景引發不少民眾對征兵程序合法性與合理性的質疑。
目前,烏克蘭官方尚未對上述逃兵數據及征兵爭議作出全面回應。
但多方信息顯示,在持續的沖突背景下,烏軍面臨的兵力補充與留存壓力日益凸顯,如何平衡征兵需求與民眾意愿、解決逃兵問題,已成為烏克蘭軍方亟待應對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