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蕪湖~廣東這幾天終于加入降溫群聊了~
希望大家不要嘲笑我們的敷衍式降溫,它真的很舒服!這種秋意超合我心意,每天被溫柔的秋風拂醒,一整天的心情都很奈斯~
![]()
而且今天的風還是甜甜的棗泥味我起床的動作都變得更利索了~
![]()
棗泥派
棗泥派也稱作棗泥酥,仔細想想,它也算是我從小吃到大系列,因為偏貴又比較壓秤,一般逢年過節才能吃上:
酥到掉渣的外皮包裹著滿滿的棗泥餡,一抿,濃濃棗香如洪水一般洗刷著味蕾,讓我吃一次就嘆服一次。
![]()
網傳外皮的做法有好幾種:黃油、豬油、玉米油,我今天用的是玉米油,它比較家常,對溫度要求不高,操作難度低新手也能把握好。
而且不用打發,只要餳面到位,讓食材完美融合,出來的口感也超級酥。
![]()
它的包法有點像是咱們之前的鳳梨一口酥,用面片包住內餡,再去調整細節,出來的成品規整又好看,和售賣的比也不遑多讓。
內餡的話我用了現成的棗泥餡,軟硬度適中比較好包,如果要用自制的,文末小貼士也有給棗泥配方,你們可以淺試一下自己熬餡的“快樂”~
![]()
![]()
外皮:
食用小蘇打 2g / 水 60g
蜂蜜 40g / 白砂糖 100g
玉米油 45g / 中筋面粉 300g
內餡:
棗泥 400g
表面:
蛋黃液 適量
![]()
1、先來做外皮:碗中加入2g食用小蘇打、60g水、40g蜂蜜、100g白砂糖以及45g玉米油,混合攪拌乳化


加入300g中筋面粉,輕柔地翻拌至棉絮狀后,揉搓成團,在揉面墊上,揉搓2-3分鐘,讓食材均勻混合,包上保鮮膜靜置10分鐘餳面



2、餳面的時間,我們來把棗泥塑形一下,搓成長圓柱體備用

3、餳好的面團拿出來,整理成和棗泥一樣長,3倍寬的長方形面片,把棗泥放在上面后,前后小心地包起,收好口


繼續揉搓變長,桌子不夠長就可以切割一下再揉搓,最后圓柱體的直徑大概是3-4cm左右,輕輕地壓扁整理出矩形體


4、放在鋪了油紙的烤盤上,表面刷上全蛋液后,用叉子畫出花紋,放入預熱好的烤箱里,上下火170℃,烘烤15-18min即可。烤好后,需要放涼才能切割



切好的棗泥派一上桌,路過的小伙伴還以為我剛從鮑師傅回來,因為實在是太像了~
![]()
表面的紋路像是金色海浪一樣,一圈又一圈地漾進了我的心,香甜的氣息持續攻擊,讓我忍不住動嘴還擊。
![]()
外皮酥酥的一咬還會掉渣,麥香味越嚼越濃;內餡細膩香甜,濃濃的紅棗香像是有后勁一般在嘴里徘徊,勾得人閉著眼細細品味~
![]()
放上一兩天之后,外皮像是回油一樣,會變得有些軟韌的,吃起來有些老式蛋糕皮的味道,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試哦~
![]()
Tips:
1、棗泥配方在這:500g紅棗去核后放入鍋中,加入1500g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至水分收干,過篩出紅棗泥(也可用破壁機打碎)倒入不粘鍋中,小火炒干水分至濃稠(時長約1小時),加入50g黃油或是玉米油炒至完全吸收
2、本配方中糖的量已經減到最低了,再往下減成品外皮可能沒那么的好看,大家可以斟酌去抉擇
3、做好的棗泥派可以室溫存放一周
如果有其他疑問請在下方留言給我們
看到后一定盡力回復大家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