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一件由云南省第五強制隔離戒毒所(下稱“省五所”)戒毒人員制作的非遺陶藝作品——瓦貓,漂洋過海亮相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展臺,吸引30余國代表及10余個國際組織千余人駐足,司法部表彰其“彰顯中國特色戒毒智慧”。
這只名聲大噪、憨態可掬的瓦貓,離不開省五所戒毒人員小余的精心創作,也離不開省五所教育矯治科一級警長黃笑傳教技藝與匠心指導。
黃笑一直扎根戒毒工作第一線,致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戒毒矯治工作,創新推出“非遺戒毒”模式,以非遺傳承重塑戒毒人員社會價值,展現了新時代戒毒人民警察的務實擔當,有效提升了教育矯治的社會化、系統化和專業化水平。
將非遺技能轉化為矯治課程
10月24日下午,在省五所陶藝傳習工坊前,一路小跑迎面而來的黃笑,臉上掛滿笑容,前幾天他在建水縣學習制陶中,又制作了一個瓦貓。該瓦貓笑口大開,栩栩如生,充滿喜感。
黃笑與瓦貓結緣,始于2003年4月省五所與云南大學開展的一個“非遺戒毒”合作項目。雙方在省五所內建立一座陶藝傳習工坊,引入非遺陶藝暨職業技能培訓,探索和實踐非遺項目對戒毒人員生理和心理的療愈效能。黃笑主動請纓,成為陶藝傳習工坊一名專職教師,瓦貓便是該工坊陶藝培訓技能之一。
瓦貓是云南特有的民間陶瓷工藝品,作為鎮宅神獸象征,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常被置于屋頂辟邪納福,承載著人們對平安順遂的期許。
省五所教育矯治科科長熊斌說,入警19年,黃笑一直扎根戒毒工作一線,待人真誠,工作中有股“拼命三郎”的執拗勁。
黃笑的這股執拗勁,能在傳習陶藝中更直觀地凸顯出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我嘗試著做了一只瓦貓,造型有點夸張,被同事們打趣不像貓。”他笑著回憶道。
為了將傳統非遺技能轉化為系統的戒毒人員矯治課程,黃笑本著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學了大量與陶瓷相關的書籍,并將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同時,他每周花一天時間到云南大學參加非遺研究班學習,這一學就是一年有余。除此之外,他還到華寧、建水等地參加“青花燒制技藝”“紫陶制作技藝”等職業技能培訓。
在邊干邊學中,黃笑開拓了視野,陶瓷制作技藝得到提升,如今他制作的瓦貓,與市場上銷售的瓦貓,已不遑多讓。
創新推出“非遺戒毒”模式
作為我省設計收容規模最大、硬件設施較好的省五所,依法對吸毒成癮人員實施科學戒毒矯治,幫助其戒除毒癮、恢復身心健康、掌握生存技能,最終回歸社會并預防復吸,是其職責使命之一。
創新推出的“非遺戒毒”模式,是省五所又一重要成果,既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為戒毒人員接受職業技能教育、順利回歸社會、重塑社會自信方面擴展了新路徑。
從陶藝傳習工坊成立至今,黃笑配合外聘教師對80名戒毒人員開展了陶藝技能培訓,他在《非遺介入戒毒療愈的價值與實踐》中提出“陶藝療愈四步法”,被重點大學核心期刊收錄,為全國戒毒系統構建非遺戒毒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云南方案”。
戒毒人員的陶藝創作過程也是心理療愈與自我重建的過程。創作中,從揉泥、拉坯到塑形,每一步都需要專注與耐心,能有效轉移對毒品的心理依賴,將內心的焦慮、迷茫通過指尖傳遞給泥土,完成負面情緒的“物化釋放”;作品從無到有的成型,會帶來強烈的成就感,打破“自我否定”的認知,逐步重建自信與責任感,最終在沉浸式創作中實現心理療愈,為戒斷毒癮、回歸生活筑牢心理基礎。
在省五所陶藝傳習工坊內的展示架上,大學教授、研究生、民警以及戒毒人員制作完成的各種陶器琳瑯滿目。在一處展示架上,專門擺放著數十件由戒毒人員完成的瓦貓作品,這些瓦貓,有的嬌小柔順,有的造型夸張……
“在眾多的陶藝作品中,瓦貓更能直觀地反映出戒毒人員療愈狀態,每一件作品都是戒毒人員在創作過程中內心情感的一種折射。”黃笑說。
他指著展架上的瓦貓分析道,這只瓦貓的外形更像兔子,表明這名戒毒人員內心較為平靜,生活中處理問題簡單;造型夸張有幾條尾巴的這只瓦貓,表明這名戒毒人員性格較為張揚……可謂千人千面,通過瓦貓可為戒毒人員下一步矯治干預提供參考,對癥下藥。
非遺技藝助力重塑人生
通過陶藝技能培訓,其作品瓦貓被送到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展臺的戒毒人員小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2歲的小余因交友不慎染上毒癮,被公安機關查獲后送進省五所強制隔離戒毒。黃笑在陶藝培訓中發現,小余有繪畫天賦,他制作的陶藝作品比較有特點,但小余終日沉默寡言、自閉、心事重重……
經過多次談話,小余終于袒露心聲:擔心自己解戒后沒有出路,對未來看不到希望。了解這些情況后,黃笑鼓勵小余不要埋沒自己的天賦,可通過陶藝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重塑人生。
此后半年里,經過黃笑不斷鼓勵和悉心指導,小余和同伴的交流越來越多,人逐漸開朗了許多,他的制陶技藝也突飛猛進。后來,在黃笑的幫助下,小余取得陶瓷成型施釉工職業技能證書,更在就業推介會上,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就業意向書。
2024年6月,小余解戒離開了省五所,在他的故鄉擁有了自己的陶藝工坊,他不僅用雙手重塑自己的未來,還無償教授周邊的孩子學習陶藝,將非遺技藝和禁毒拒毒的種子,播撒在下一代的心田。
小余重塑人生的故事,在黃笑身上還有很多。在他的幫助下,陶藝班37名戒毒人員獲得陶藝職業資格認證,幫助23名陶藝學習優秀學員開展“陶瓷行業創業培訓”。黃笑實踐總結出“非遺工坊—家庭—社區”聯動幫教機制,解戒人員出所就業率達81%,復吸率同比下降63%。
面對云南山區交通不發達的情況,黃笑和教育團隊積極開發“云上矯治”平臺,通過開發線上陶藝教學、在線心理疏導、遠程就業指導等功能,幫教覆蓋率提升至92%。
2023年至2024年,黃笑開展禁毒宣講43場,覆蓋群眾5800余人次;實施“家庭修復計劃”,調解家庭矛盾67起;先后在尋甸縣倘甸鎮、東川區新建2個工作站,創新提出建立“三色動態管控”系統,為全省戒毒人員的延伸管理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記者 孟維東 方向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