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麗邊境管理大隊團結邊境派出所的轄區內,有一片煙火氣濃郁的城中村:出租屋與商鋪鱗次櫛比,清晨的叫賣、午間的忙碌、傍晚歸家的人群……然而,這份熱鬧背后,也曾隱藏著不少治理難點:流動人口信息不清,消防設施形同虛設,鄰里摩擦時有發生。民警常常應接不暇,一樁警情尚未處理完畢,新的呼叫又響起。
轉變,始于團結邊境派出所推出的一項新機制——“允茂義警工作站”的成立。一批出租屋房東、商鋪店主和熱心居民踴躍加入,成為義警。在一次日常巡查中,該所副所長何文華為義警代表王哥佩戴上閃爍紅藍光芒的肩燈。青色制服背后,“瑞麗義警”的字樣格外醒目——一支具有“雙標識”的平安守護隊悄然成型。民警與義警結為搭檔,將平安送至每家每戶。
“雙警”協作的核心,在于扎實的“一日三巡”,而信息采集正是義警的重要職責。
天微亮,民警江長凱與義警王哥就已手持“一標三實”登記表穿行于巷弄:“張姐,新租客登記了嗎?信息得及時更新,漏了錯了的我們一并修正。”“李叔,滅火器過期了,我幫你記下,安全臺賬也要同步。”午間商戶繁忙,“雙警”逐一排查消防通道,提醒清理占道物品。傍晚人流如織,他們邊巡邏邊開展防范宣傳:“最近有沒有生人晃悠?”“小心‘三無’產品推銷,可能是騙局。”民警懂政策,義警通人情,你一言我一語,不僅夯實“一標三實”基礎信息,而且提前消除諸多安全隱患。
除日常巡防,“雙警”還建立起“矛盾化解三層梯”機制,實現分類處理、精準調解。如遇劉姨與陳叔搶曬被子這類鄰里小摩擦,義警王哥搬個板凳坐下來勸道:“劉姨,陳叔被子曬得低,不擋光;陳叔,你也體諒一下,劉姨剛洗的怕沾灰。”三言兩語,便化解緊張氣氛。這類簡易糾紛,義警憑借人熟地熟的優勢,往往第一時間便能調處。截至目前,他們已協助民警和社區成功化解糾紛18起。涉及租金爭議、家庭矛盾等較為復雜的情形,則由民警主動介入,依法說理、明晰責任;對無證經營、堵塞消防通道等棘手問題,派出所會聯合市監、消防救援等部門“組團上門”,既提出整改要求,也提供合規支持。
民警是“專業的盾”,義警是“溫暖的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與一次次真誠的溝通。治安警情穩步下降,平安正逐漸成為這片街區的底色。“警服藍+義警青+肩燈暖”,交織成一道溫暖而穩固的風景,細細地將心安與溫情,融入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記者 楊子莊 通訊員 章欣怡 王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