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于思遠
“從前建好的污水處理廠成擺設,天天‘曬太陽’,旁邊變成了垃圾站。現在門口污水沒有了,垃圾也不滿天飛了!”
“家里的污水有地去,自家小菜園也不愁澆!”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多個村落的村民說起村莊的變化,笑意連連。
遂平縣這些村落的變化,源自《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印發后,河南省遂平縣生態環境部門的積極探索。
“這14座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存在簡單套用城市污水處理工藝、設備運維成本高且過度處理、管網不完善等多種問題。”駐馬店市生態環境局遂平分局局長姚建新介紹,“按照原先二級污水處理工藝(A2O),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為100噸/天,滿負荷運轉每噸污水處理費用在1.8元以上,年運行經費大概在10萬元左右。”
![]()
經處理后的污水被用于灌溉。人民網記者 于思遠攝
農村人口稀少,用水量需求低,而這些設備在收水量達不到一定負荷的情況下,耗費更高,怎么辦?
經過多方研判,遂平縣以各村的常住人口和實際用水量為準,拆除了兩座老舊破損污水處理設施,其他設施污水處理工藝調整為“集水井+調節池+人工濕地”的模式,整個流程中僅有兩臺水泵需要用電,操作簡單,每噸污水處理費用減到了0.15元。
據悉,處理后的水除了用于廠區內綠化外,還用于灌溉旱季農田。多雨季節,水還可以經人工濕地處理后排入溝渠,徹底改變了農村污水橫流的狀況。
![]()
經過處理的污水變得清澈。人民網記者 于思遠攝
“今年天氣總體干旱,目前水量較高的一個污水處理廠電費僅有400多元;人工濕地中的蘆葦可以收割后售賣;經處理后的水可用于灌溉廠區的綠植……”駐馬店市生態環境局遂平分局工作人員宋瑞掰起指頭算起了一筆“經濟賬”。
為了助推農村污水處理工作,遂平縣建立了以縣級統籌指導、鄉鎮政府為責任主體、維管單位為技術服務主體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管理體系,并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管理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護長效機制。
遂平縣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每年至少要抽查1次本轄區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狀況,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監察人員每月至少到場檢查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一次。”宋瑞介紹,當地相關部門對污水處理廠的監督性監測每年兩次。
值得一提的是,該縣村級污水處理設施日常管護由鄉級政府牽頭,帶動村莊保潔人員積極參與,遇到設施故障問題,及時向鄉鎮報告。形成了村民共享、共管、自治的鄉村治理模式,為農村污水治理的長遠發展貢獻了力量。
![]()
遂平縣后樓村有野雞飛過。陶韜攝
“小成效”推動農村“大變樣”。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遂平縣已完成94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77個行政村污水通過資源化利用方式治理,占比81.9%。
“遂平縣不僅節約了重建和運維成本,還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設施作用。”河南省生態環境技術中心政策標準室主任兗少鋒表示,部分農業地區現有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面臨著與遂平縣類似的困境。遂平縣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分類整改中形成的經驗做法,具有重要的推廣示范價值。
下一步,河南省將持續推進農村污水治理的遂平樣板,進一步提升設施運行效能,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利用,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