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硯
技能競賽也能變“頂流”節目——近日,《工人日報》聚焦一檔全網觀看量破10億、每期有超900萬人次追更的節目《“冀”高一籌》,這檔由河北省總工會聯手文旅、衛健、消防等部門打造的融媒體節目,將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搬上電視屏幕,成為老少咸宜的爆款,還讓不少勞動者“潛力覺醒”。
這檔節目的爆紅不僅因為觀眾能沉浸式感受不同職業的專業魅力,更因為在專業性和觀賞性之間找到了平衡,把有意義的內容變得更有意思。節目組在第二現場邀請專業人士講解,同時用快板、情景劇、AI元素等形式“解讀”技能,把硬核知識轉化成了觀眾易懂愛看的內容,甚至成了“科普小課堂”。
傳統室內技能競賽改變打開方式后,既讓職工在競技中展現出技能含金量,也讓觀眾在圍觀中產生對技能價值的認同。借助融媒節目讓職業技能競賽走向“全民圍觀”,這背后是工會勇于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方法的突破。
河北省總工會的技能競賽不局限于“組織比賽、頒發證書”的傳統流程,而是跳出“自循環”的小圈子,通過工會搭臺組織、職能部門給予專業支撐、融媒體傳播放大影響力的方式,讓“工會+”釋放出強大合力,讓技能競賽串聯起職工成長、產教融合、行業發展與社會需求,成為傳播勞動價值觀、激發職工奮斗熱情的載體,用貼近時代、貼近職工的方式,在觀眾心中種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種子。
勞動和技能競賽是工會的傳統品牌活動,上述節目的出圈正是近年來各地工會努力打開思路、創新實踐,為老傳統注入新活力、為老品牌找到新流量的縮影——在2025年蘇皖魯豫省際交界地區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江蘇徐州市總工會探索“線上對戰練兵+線下技能比武”雙線競賽模式,以形式新穎、趣味性強的網上練兵帶動1.5萬名職工素質提升;上海浦東新區總工會創新“訓-賽-證-用”一體競賽模式,通過與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投資機構等合作交流,讓勞動競賽和職工成長“雙向奔赴”;四川成都市總工會以絕技絕活為切入點,與成都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戰融媒體節目,前三季全網累計曝光量超25.2億人次,“技能明星”效應持續釋放。
這些來自一線的創新實踐,也給出了一份工會工作的“圈粉攻略”。工會工作想要贏得流量,必須轉變觀念和語態,善用新載體、新形式、新話語,用職工聽得懂、喜歡看的方式辦活動、做服務,讓工會工作與職工需求、時代發展貼得更近。想要讓職工入心,工作先要動情,通過網感的表達、具體的場景、鮮活的故事,讓職工產生價值認同,獲得職工的情感共鳴。此外,還要發揮工會資源整合力強的優勢,不斷探索工會工作的“工會+”模式,聯合職能部門解決專業問題,聯動企業搭建成長平臺,聯結社會力量拓展服務邊界,持續釋放“工會+”的合力。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